本周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第二上市的医疗企业康哲药业控股(China Medical System)已进入可持续发展新周期。其中,公司的国际业务收入预计快速增长,皮肤健康业务也将分拆并计划于香港联交所主板独立上市。
康哲药业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首席财务官陈燕玲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作以上表述。
这家公司在香港第一上市,星期二(7月15日)于新交所主板第二上市,成为新交所挂牌的第40只医疗保健股。星期二,它的股价以2.05元开盘,盘间一度较开盘价大涨11.7%至2.29元,收报2.28元,涨幅为11.2%,市值达318亿港元(52亿新元)。
陈燕玲说:“康哲药业致力于成为中国医药企业的产业国际化的‘先锋’,而新加坡正是我们深度链接亚太新兴市场的关键支点。目前,康哲药业已于新加坡围绕研发、生产、销售和创投等医药产业全链条,建立相关业务公司。
新交所上市提升国际影响力与竞争力
“此次在新交所的成功挂牌,将提升公司的国际影响力与竞争力。”
延伸阅读
截至去年底,公司年营收为86亿2000万元人民币(约15亿4100万新元),员工人数6141人,中国医疗机构销售网络超过5万家。
陈燕玲指出,康哲药业30多年来,已建立完善的医药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打造约40款具差异化优势的创新产品,其中五款创新药已在中国获批并成功商业化。
“我们的皮肤健康业务‘德镁医药’,在细分领域崭露头角,成为行业领军者,计划于香港联交所主板独立上市。”
同时,康哲药业在新加坡已逐步建立包括CMS R&D、PharmaGend、Rxilient和新加坡创投平台在内的本地化业务集群,实现医药产业全链条,以更深广地拓展亚细安和中东市场。
在新加坡厂房面积3万平方米
其中,PharmaGend在新加坡的厂房面积约3万平方米,拥有片剂、胶囊等剂型的生产线,未来计划进一步建设注射剂、软膏剂、鼻喷剂等生产线,并已通过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和新加坡卫生科学局(HSA)的双重认证,具备生产面向全球的高质量药品的能力。
负责国际销售的Rxilient公司,以新加坡为总部,包揽东南亚及中东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销售。
目前,Rxilient在东南亚、港澳台地区、中东累计提交近20款药品和医疗器械的上市申请,覆盖皮肤科、眼科、肿瘤、自身免疫、中枢神经等疾病领域。
陈燕玲说:“目前整体亚太新兴市场国际业务收入占比还比较小,但未来随着Rxilient重磅品种,如芦可替尼乳膏(Ruxolitinib)和静脉注射用特瑞普利单抗(Toripalimab)于东南亚、港澳台等权利区域陆续获批上市,以及PharmaGend获得更多承包开发与生产(CDMO)订单,集团的国际业务的收入将快速增长。”
芦可替尼乳膏用于白癜风治疗、静脉注射用特瑞普利单抗则被用于治疗多种类型的癌症。
集团前两年业绩下滑
至于康哲药业在2023年和2024年业绩下滑,她表示,主要原因是公司三款原研药在中国国家集采政策执行后,未中标的影响。
在这个政策下,中国当局通过公开招标等方式,组织中国全国范围内的医疗机构,对特定药品进行统一采购,通过规模化采购,降低药品价格,提高采购效率,同时保障药品质量和供应的稳定性。
不过,公司认为,这类重大负面影响基本已结束。
“随着创新药逐步进入大规模临床应用、储备优质创新开发线源源不断获批上市,以及独家药持续增长,公司将进入由独家药、创新药驱动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新周期,营收、净利及股本回报率均有望恢复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