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新加坡金融服务业增长6.8%,远超前年3.1%的增长,这个行业占新加坡经济约14%。不过,在全球不稳定局势下,行业接下来预计不会保持过去几年的增速。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星期二(7月15日)发布截至今年3月底的2024/2025年报,金管局局长谢啇真在年报发布会上,指出这点。

他透露,金融业在2021年至2024年期间的平均增长达4.7%,有望达到产业转型蓝图(ITM)定下的目标,即2021年至2025年每年增长4%至5%。

金融业也有望达到产业转型蓝图的就业目标,即每年净增3000至4000个工作岗位。过去四年,行业平均每年净增4400个岗位,其中超过90%由新加坡人任职。

金管局副局长(市场与金融发展)梁新松在回答《联合早报》提问时说,这些新增就业机会包括各种职位,有科技职位,也有非科技类,如业务管理、投资组合管理和关系经理等。

延伸阅读

金管局:截至去年底增长12.2% 我国资产管理规模首次突破6万亿元
金管局:截至去年底增长12.2% 我国资产管理规模首次突破6万亿元
脱碳技术蓝图推动建筑绿化 报告书鼓励金融业支持绿色建筑进程
脱碳技术蓝图推动建筑绿化 报告书鼓励金融业支持绿色建筑进程

他也观察到,这些就业机会包括初级和中级职位,此外也有越来越多本地人走上领导岗位。

我国保持亚洲领先外汇中心地位

金融业去年取得全面增长,银行业总资产过去四年的年复合增长6.8%,保险业总资产去年增加3.6%。

我国也保持亚洲领先外汇中心地位,日均外汇交易量去年超越1万5000亿元。企业债券市场去年发行量大增超过30%,超过3000亿元。

展望未来,谢啇真预计金融业不会保持过去几年的增速。在各种全球不确定因素环绕下,金管局会继续增强金融业的竞争力和能力。

这将从三方面进行,包括推动金融业负责任地采用人工智能技术、支持亚洲迈向低碳经济转型,以及提升数码金融服务的韧性和安全。

我国致力于加强金融机构的AI核心能力

谢啇真说,我国致力于加强金融机构在人工智能(AI)方面的核心能力,已有30多家金融机构在本地设立AI业务,展开AI相关项目。

他宣布推出一项名为PathFin.ai的计划,为处于AI应用初期阶段的金融机构,提供资源支持。

此外,金管局在制定面向金融机构的监管指引,关注AI应用相关的主要风险,并提升从业人员技能,使他们更好地借助AI开展工作。

另一方面,根据同样在星期二发布的2024年新加坡资产管理调查报告,新加坡金融业资产管理规模(AUM)去年增长12.2%至6.07万亿元,根据去年底的汇率计算,相当于4.466万亿美元。

近八成管理资产来自新加坡以外

报告指出,增长主要得益于强劲的市场表现,和更多净资金流入。

77%的管理资产来自新加坡以外,33%来自新加坡外的亚太地区;88%是投资于国际市场,高达40%是投资于新加坡外的亚太市场。这凸显我国是全球资产管理、投资者寻求亚洲增长机会的门户。

梁新松说,来自机构和私人财富的资产管理规模,取得的增幅相近。

报告显示,传统资产管理领域的资产管理规模增长16%,另类投资的增长为14%,后者包括私募股权和风险创投、对冲基金、房地产和房地产投资信托。私募债务投资上扬21%。

随着投资情绪改善,去年净流入资金增长50%,达2900亿元,不过仍低于2020年至2022年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