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卖音响到打造本地家喻户晓的连锁卡拉OK,Teo Heng创办人张仰兴以一曲歌声开启创业路,也用一颗赤诚之心培育团队。在竞争剧烈的市场中,他如何坚持信任与培训,实现员工与公司双赢?

点击以下音频收听《老板来聊天》系列播客,由张仰兴分享Teo Heng如何支持员工的职业健康。

用歌声创业 以人心立业

Teo Heng家庭式连锁卡拉OK是本地家喻户晓的卡拉OK品牌,由热爱歌唱的创办人张仰兴(67岁)一手打造。

在创立连锁卡拉OK前,Teo Heng原本是一家售卖音响器材的公司。他在1980年代在加东购物中心二楼开设第一家店面,当时二楼的人流不多,为了吸引顾客上门,张仰兴不惜祭出奇招。

他笑说:“我就用我的音响器材高歌一曲来吸引顾客,让他们循着歌声找到我的店。”

延伸阅读

重视培训旗下清洁工 企业提升员工自豪感
重视培训旗下清洁工 企业提升员工自豪感
82岁老板带头学拍TikTok  激励员工不断学习
82岁老板带头学拍TikTok  激励员工不断学习

一步一脚印地走到今天,Teo Heng除了继续在加东购物中心经营售卖音响器材的生意,也成功将业务扩展到12间家庭式卡拉OK门店,拥有约80名员工,并即将再开设两家新门店。

谈到招聘,张仰兴表示,他并不拘泥于学历或特定技能:“每个新晋员工对我来说就是一张白纸,先了解他们的个性,为他们找到最适合发挥的工作岗位,过程中再慢慢传授相关知识和技能。”

“每个新晋员工对我来说就是一张白纸,先了解他们的个性,为他们找到最适合发挥的工作岗位,过程中再慢慢传授相关知识和技能。”——Teo Heng创办人张仰兴

同时,他也会留意员工在工作中的表现,一旦发觉潜力,便会积极创造发展机会,鼓励他们突破自我、走出舒适圈,发挥所长。

发掘潜能 从服务生到多面手

蒋志鹏(35岁)就是张仰兴慧眼识才的典型例子。蒋志鹏回忆道:“刚进公司时,我的主要工作是在卡拉OK分行提供服务。”

随着经验累积,张仰兴看出他的能力不仅于此,便安排他接触器材,学习安装技巧,再一步步将他调到加东的门店,直接与顾客交流,进行产品销售。

在张仰兴的提拔与栽培下,蒋志鹏(左一)已能独当一面,薪资也随之大幅提升。(图/新报业媒体)
在张仰兴的提拔与栽培下,蒋志鹏(左一)已能独当一面,薪资也随之大幅提升。(图/新报业媒体)

如今,蒋志鹏的业务范围已从家庭式卡拉OK服务生拓展至涵盖音响器材销售、私人定制与售后安装等多个领域,薪资也随之大幅提升。

而在Teo Heng发展职涯的十年间,蒋志鹏与张仰兴早已培养出亲如家人的情谊。蒋志鹏在2022年筹备婚礼时,张仰兴体谅新人的经济压力,慷慨包办婚礼费用,装饰门市店作为婚礼现场,并邀请卓顺发作为证婚人。

对员工倾囊相授的张仰兴,完全不担心员工“学成出走”,另起炉灶。

“我抱着要将每个员工培养到可以独当一面的目标。若有一天他们想出去创业,我也乐见其成,因为他们都是我信任的人,未来若有机会合作,也能让Teo Heng继续发展壮大。”

用心育人 铸就疫后重生

不过,张仰兴创业生涯并非一帆风顺,最艰难的莫过于冠病疫情时期。当时全岛14间分行中有10间被迫关闭,一些员工不得不离开。因为深知年长员工求职不易,张仰兴尽力留住他们的岗位。

张仰兴(左)的妹妹张玉琴(右)负责规划Teo Heng员工的培训课程,帮助他们拥有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图/新报业媒体)
张仰兴(左)的妹妹张玉琴(右)负责规划Teo Heng员工的培训课程,帮助他们拥有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图/新报业媒体)

在这段艰难时期,他选择积极送员工去进修,包括职业敏捷与适应能力、卓越服务、领导力与人员管理、创新与流程改进等课程,全面提升他们的相关技能。这样一来,等到可以开业之日,员工就能一展所长。

这份用心培养也在疫情后开花结果。疫情过后短短几年内,Teo Heng从仅存的四间分行,迅速恢复并即将扩展至全岛14家分店,展现出亮眼的韧性与成长。


转业计划助力培训

作为雇主,你是否像张仰兴一样独具慧眼,善于发现员工潜在的能力?

通过劳动力发展局的转业计划(Career Conversion Programme),企业可以有系统地帮助员工掌握跨岗位技能,使他们能胜任具有良好长期发展前景的新岗位,并将培训成果转化为公司发展的动力,实现双赢。

本地企业可通过转业计划为中途转职者或现有员工提供培训,并获得高达90%的薪资资助。

本文为《老板来聊天》系列,以本地中小企业为例,展现企业如何通过支持员工的职业健康,打造员工与企业的双赢。(五之一)

【本文由劳动力发展局呈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