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近期调整住宅房地产卖方印花税(SSD)税率及房屋持有期,以抑制投机行为。分析师普遍认为,政府短期内不太可能推出新的房地产调控措施,但有分析师认为,私宅市场依然火热,不排除政府根据市场情况再作调整。
大亨房地产网站 (MOGUL.sg)首席研究师麦俊荣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收紧卖方印花税是一项温和的调控措施,对市场影响可能不显著。如果房价和交易量上涨速度过快,政府未来12个月可能还会有另一项调控措施,以稳定市场。
他举例说,近期推出的新加坡科学园首个私宅项目风之林(LyndenWoods)不受政府调整卖方印花税的影响,开盘首日便售出95%的单位,成为今年以来开盘销售率最高的项目。
“其次是发展商高价竞标住宅用地,比如最近在泉林路(Chuan Grove)进行的私宅地段招标,最高竞标价为7亿零360万元,新项目平均开盘尺价可能介于2780元至2888元。”
泉林路地段最高竞标价相当于容积率每平方英尺1376元,创下99年地契政府地段的第二高纪录,仅次于碧湾路地段的1388元。
分析师:下半年楼市料更火热
为抑制私宅投机行为,政府7月3日调整了住宅房地产的卖方印花税和持有期。市场预计这措施短期内对本地房地产需求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但种种迹象显示,私宅市场继续火热。
除了风之林大卖和泉林路竞标反应热烈,市区重建局星期二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新私宅销量为4634个单位,较去年同期的1889个单位同比增逾一倍。
分析师还预测,下半年楼市会更火热,有多达8000个新私宅单位推出市场,单是这两个月就有10个新项目数千个单位推出。
房地产市场会不会有降温措施,曾是今年初楼市热门话题。当时,由于私宅市场转趋火热后,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和巴克莱分析师都指出,房地产价格急剧飙升,部分由投机性购房推动。这可能促使政府出台更多降温措施。
随着私宅市场热度不减,这个课题再度引起关注。
业者:宏观因素足以降温楼市 无须再采取调控措施
对此,瑞联集团(Realion)总裁沈振伦认为,政府没必要再推出更多调控措施来稳定市场,因为全球局势存在不确定性,加上对等关税将在8月份全面生效,这些宏观因素足以抑制楼市增长。
他说:“我们并非处于没有措施的状态,已经有必要政策确保市场不会过度波动。现阶段来看,房价涨幅正在放缓,政府也已采取多项措施,优先保障国人或永久居民的自住购房需求,包括调整额外买方印花税(ABSD)抑制短线投资、落实总偿债率(TDSR)框架,以确保房屋可负担性。”
ERA产业主要执行官林东荣认为,政府通常会为每项措施预留足够时间来观察实际效果,并在有数据支持的前提下引入新措施,确保房地产市场可持续发展。
他反而认为,自2023年政府将外国人须缴付的额外买方印花税从30%调高至60%以来,外国买家购房数量明显减少。考虑到我国出生率持续偏低,以及未来可能需要吸引更多外来人口以维持劳动力增长,政府可能重新审视印花税税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