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外卖市场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三国演义”。美团、饿了么、京东三大巨头短兵相接,市场竞争白热化。烧钱补贴、商户抢夺、骑手争夺战役频发,每一座城市都成为没有硝烟的战场。用户仿佛在游戏中下单,而骑手则成为平台间流动的“兵马”。这场战役不仅是简单的价格战,更是对商业模式、执行效率以及合规底线的全面考验。
在这场外卖“三国志”中,美团犹如雄踞北方的曹魏,凭借庞大的配送网络和精密的算法,在市场份额上占据主导地位。
饿了么则如同坐拥江东的孙吴,背靠阿里巴巴集团强大的支付和消费生态系统,拥有稳固的入口优势。
京东则似偏安一隅却志在天下的刘蜀,以一贯的品牌信誉和高效的物流体系为基石,虽在外卖领域起步较晚,却攻势凶猛,意图逆势而上。
战事升级始于去年底京东试点外卖业务。今年3月,京东的“南下”战略迅速推进,进驻全国350个城市。据报道,刘强东亲自为“京东外卖”站台,宣称“40%的用户已转化为电商客户”,显示出京东在用户转化上的野心。
面对京东的强势入局,美团迅速启动“百亿补贴”策略进行防守,饿了么则以“1元早餐”等精准补贴应战。一时间,城市街头美团的“黄”、饿了么的“蓝”以及京东的“红”三色骑手穿梭不息,混战成为常态。
然而,激烈的市场竞争也引起了监管机构的高度关注。自5月起,《人民日报》连续刊文,明确指出“恶性价格战扰乱市场秩序”,引发广泛讨论。随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约谈各平台高层,强调规范补贴行为、保障骑手合法权益、维护商户正常经营的重要性。
在此背景下,外卖大战的烈度逐步降温,补贴力度开始回落,各平台纷纷将竞争重心转向服务体验的提升和用户留存的精细化运营。
此番外卖“三国志”,与东汉末年的历史剧本有所不同:没有曹操的权谋算计,没有吕布的匹夫之勇,亦无诸葛亮的运筹帷幄。这一次,真正决定市场走向的,并非某个“英雄”或“猛将”,而是中国政府的监管之剑。
透过新交所SDR投资中国科企
当市场战火平息,竞争回归理性,那些真正具备盈利能力、拥有技术壁垒并形成强大平台效应的公司,才是最终的赢家。美团、阿里巴巴、京东这三大巨头,尽管经历了激烈的市场混战,但核心业务已然深度融入中国消费者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中国数码经济的“主干”。
对于关注中国新经济发展的投资者而言,值得留意的是,新加坡交易所(SGX)早已发行了这三家公司的新加坡存托凭证(SDR),且交易活跃。这为本地投资者提供了一个低门槛、便捷参与中国科技巨头成长的渠道。
SDR可以直接在新交所使用新元进行交易,分红也以新元发放,无须通过海外券商,这对于希望实现投资组合多元配置的本地投资者而言,无疑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当前,随着监管之剑的逐渐落下,市场补贴的潮水正在退却,企业的真正价值也将随之浮出水面。这三家公司的股价已从今年3月往下调整,目前已接近近期低点。投资者可考虑逢低买入,坐待市场回稳。
现在,万事俱备,只欠投资者洞察市场趋势的“东风”。
(作者是辉立证券首席股票经纪、SGX新加坡存托凭证(SDR)大使刘伟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