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6月份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8%,连续第12个月上涨,超出市场预期,且创下2024年11月以来最大增幅。分析师认为,尽管6月份制造业表现强劲,但对下半年前景仍须保持谨慎。
新加坡经济发展局(EDB)星期五(7月25日)发文告说,若不包括生物医药制造业,产出同比增长8.2%。
经季节调整后,6月份产值与5月基本持平;剔除生物医药制造后,产值环比下降0.8%。
精密工程领域涨幅最大
精密工程6月同比增长18.9%。其中,机械与系统增长19.3%,精密模块与零件则增长17.9%。精密工程今年上半年整体产值增长5.7%。
占制造业比重最大的电子业6月产值增速加快,同比增长6.6%。其中半导体增长4.3%,信息通信与消费电子增长22.4%,电脑周边与数据存储和其他电子模块组件则分别萎缩14.6%和14.8%,但降幅较5月均收窄。电子业今年上半年整体产值增长7.8%。
生物医药制造、运输工程,以及化学品分别增长11.3%、9.2%和1.1%。唯一下跌的领域是一般制造业,同比收缩11.6%。
分析:“回吐效应”和潜在关税风险 下半年增长或放缓
星展银行高级经济师蔡汉廷说,上半年制造业展现出韧性,主要得益于出口订单提前出货(front-loading),但预计下半年会出现“回吐效应”,导致贸易和工业产出放缓。
此外,新加坡工厂高度依赖出口,受到美国关税和持续的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影响依然较大,因此对下半年前景保持谨慎。
华侨银行经济师林秀心也认为,出口订单提前出货和持续坚挺的外部需求,为新加坡制造业增长提供助力。
但她同样提到,随着美国对等关税8月1日正式实施,下半年可能面临“回吐式放缓”风险。
林秀心说,更关键的是,美国会否在半导体与药品领域给予关税豁免或减免。她说,这类关税一旦实施,将对新加坡制造业增长形成更大冲击。
半导体、消费电子产品及医药产品,占新加坡对美出口的40%。正在美国访问的副总理兼贸工部长颜金勇本月初曾透露,新美两国正商讨药物关税减免。
马来亚银行经济师蔡学敏和李顺荣也预计,本地制造业下半年增长将放缓,甚至可能出现负增长。
但他们指出,部分积极因素有望缓解“回吐效应”所带来的冲击,包括美国对新加坡关税相对较低、人工智能需求持续扩大、美国库存压力缓解,以及中美有望在8月12日之后延长关税休战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