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外国一些地区近期通过或落实稳定币发行相关法律,新加坡计划今年内就稳定币立法展开公众咨询。有稳定币业者反映,这一举措将增强本地监管透明度,以及公众对数码资产的信心。

稳定币是一种加密货币类别,价值与某些货币、大宗商品或金融工具挂钩,以减少价格波动。因此,相对比特币等波动性高的加密货币,稳定币更常被用作支付和交易时的付款币种。

近期,一些地区在加速推进稳定币的普及。美国总统特朗普在7月18日签署监管稳定币的《天才法案》,而香港的《稳定币条例》也即将在8月生效,许多大型稳定币发行商计划申请执照。

有市场消息指,蚂蚁集团旗下、总部位于新加坡的国际业务公司蚂蚁国际(Ant International),计划在新港两地同时申请稳定币的执照。

在我国,金融管理局在2023年公布针对在本地发行稳定币的监管框架,但这个框架仍未成为正式法律。

延伸阅读

知情人士:蚂蚁国际将在新港两地 申请稳定币发行执照
知情人士:蚂蚁国际将在新港两地 申请稳定币发行执照
特朗普签署稳定币法案 加密货币行业重大胜利
特朗普签署稳定币法案 加密货币行业重大胜利

针对接下来的部署,金管局发言人回应《联合早报》询问时说,当局正在制定修正案,使监管框架正式化。

“我们计划今年晚些时候,就拟议的修正案进行公众咨询。在此之前,考虑发行稳定币的实体,也可根据《付款服务法》申请数码支付代币(Digital Payment Token,简称DPT)服务的执照。”

若寻求金管局监管 发行量须超500万元并持有等值资产

根据金管局在2023年8月公布的稳定币监管框架,它将稳定币分为单一货币稳定币(Single-currency stablecoin,简称SCS)以及非单一货币稳定币。

其中,前者有资格申请为受金管局监管的稳定币(MAS-regulated stablecoins)。它们必须符合的一系列要求,包括发行量超过500万元、发行商须要持有至少等值的现金或短期政府债券构成的储备资产等。

那些不符合条件成为“受金管局监管”的稳定币,则会在现有的《付款服务法》下,被视为DPT并受相关监管。

金管局2023年结束一轮公众咨询后指出,有意将相关框架纳入《付款服务法》(Payment Services Act)。同年11月,时任金管局局长孟文能宣布,向三家稳定币发行实体发出原则性批准信(IPA)。当日后立法完成时,这些稳定币将被视为受金管局监管。

StraitsX是本地首批新元挂钩稳定币的发行商,也是获金管局原则上批准信的业者之一。StraitsX首席法务官梁生锋受访时,对金管局将开展开立法程序表示欢迎。

“(金管局的)相关措施增强了监管透明度,并加强了公众对数码资产生态系统的信任。通过将全额储备支持和及时赎回等要求纳入立法,新加坡为安全和问责制,设定了明确的标准。”

申请受金管局监管属自愿 业者可获监管套利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立法,新加坡的稳定币法规也将与其他地区不同。

香港即将实施的《稳定币条例》列明只有获稳定币执照的业者,才可展开发行活动;美国《天才法案》也规定稳定币的发行,须获得联邦或州政府的许可。

不过,在我国的框架下,寻求金管局监管属自愿性质。

西盟斯(Simmons & Simmons JWS)合伙人王颖瑜律师受访时说,我国更宽松的条例,为监管套利带来了可能。

王颖瑜说:“在新加坡,那些不寻求受金管局监管的稳定币发行商,实际上拥有更大的空间开展业务并探索商业机会,且无须承担执照带来的监管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