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一轮关税即将实施,以及“抢运潮”带动的出口增长效应逐渐消退,企业与消费者信心可能受不确定因素打击,拖累本地经济表现。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星期三(7月30日)发布的《宏观经济评估》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增长比预期更为强劲,主要受惠于各国企业提前出货(frontloading),以避开即将到来的关税上调。然而,它带来的支撑作用预计难以持续。
对新加坡而言,全球关税变化将对以出口为导向的行业带来直接冲击。由于美国自6月起将钢铁与铝材进口关税从此前的25%提高至50%,我国对美国的国内出口产品有效关税,或由4月计算时的6.8%上升至约8%。
刚结束出访的副总理兼贸工部长颜金勇曾说,美方并未就对我国基准关税维持在10%给出明确答案。新加坡也没有机会和美方就特定行业关税,如药品出口展开深入的讨论。
区域国家关税压力或连累我国
此外,尽管美方与多国达成框架协议,暂缓进一步加税,但它计划自8月1日起将多数贸易伙伴的关税率上调至10%以上。
由于新加坡作为亚太供应链的一部分,许多出口商品为中间产品或服务,若区域其他国家面对关税压力,也将波及本地相关出口行业。
报告指出,亚太区制造业的库存已接近饱和。而随着美国市场消费需求显现放缓迹象,未来几季订单增长将转趋疲弱。例如汽车销售在5月大跌后,6月继续低迷。美国预期的通胀回升也压缩实际收入,拖累消费。
现代服务领域是受影响的领域之一。金管局说,由于贸易环境充满不确定性,企业对长期扩张持保守态度,管理咨询和专业服务等业务增长料趋缓。
金融业方面,自去年第四季以来,银行对企业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放贷已经放缓,反映企业对未来投资趋于谨慎。
另一方面,本地零售与饮食业去年已现萎缩,而上半年表现依然疲弱。尽管家庭财务状况整体健康,加上政府的支持措施具有一定缓冲作用,但全球不利因素恐持续外溢至本地消费情绪。
全年增长料比预期强劲
我国经济第二季环比增长1.4%,扭转第一季环比0.5%的收缩。同比则增长4.3%,延续了第一季同比4.1%的增速。
金管局说,尽管新加坡避开了技术性衰退,下半年整体经济增长仍将相对疲软。“外部导向的贸易相关与服务行业疲软,将压低整体增长表现。不过,本地建设项目带来一定支撑,预计能维持内需相关行业增长在疫情前的水准。”
当局也指出,我国经济面临的不确定性预计持续,这与过往经济下跌后快速反弹的趋势不同。
“企业对关税与非关税壁垒的长期影响持谨慎态度,可能暂缓推行长期计划,只采取渐进式的调整措施来应对生产与投资安排。这将导致他们的开支逐步下滑,持续压抑固定资产投资,对我国经济的拖累也可能延长。”
贸工部于4月把我国全年经济增长预测从1%至3%,下调到零至2%。不过,由于上半年表现好于预期,金管局预计我国全年经济增长,将较此前预期更为强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