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瞬息万变的零售环境中,传统行业若不转型,很容易被时代淘汰。美伦金庄(Merlin Goldsmith & Jewellery)第二代掌舵人之一陈静宇深知其理,她通过倾听与引导,发掘团队成员的兴趣与潜力,提供相应的发展支持,逐步培育出一支具有归属感与使命感的团队,为传统金庄注入新活力。

点击以下音频收听《老板来聊天》系列播客,由陈静宇分享美伦金庄如何支持员工的职业健康。

老板耐心引导 齐心迈向数码化

创立于1991年的美伦金庄,在2013年由陈静宇(41岁)及其表哥高松(52岁)接手经营。

她刚加入时,公司只有六名员工。她的首要任务是推动数码化,逐步将运营作业从手写转移至电脑化。然而,要说服团队中资历深厚、经验丰富的员工改变原有的工作方式,接受变革并不容易。

她说:“我不会强迫员工接受新的系统,而是让他们亲眼看到,新系统能如何提升效率、减轻负担。这样一来,他们自然更愿意尝试。”

延伸阅读

老将新兵共创品牌转型:传统中药业新突破
老将新兵共创品牌转型:传统中药业新突破
卡拉OK企业双赢之道:用音响赢客户 用真心留人才
卡拉OK企业双赢之道:用音响赢客户 用真心留人才

当公司推行新的数码工具,例如引入新软件或付款系统时,陈静宇通常会安排学习速度较快的员工先接受培训,待他们熟练操作后,再由他们协助其他同事上手。比如,一些人认为年长员工相对抗拒学习,但陈静宇深信,年长员工只是需要更多时间去适应和消化新知识,因此给予他们耐心与支持尤为重要。

陈静宇鼓励员工在学习新系统的过程中,和同事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图/新报业媒体)
陈静宇鼓励员工在学习新系统的过程中,和同事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图/新报业媒体)

除了积极推动数码化转型,陈静宇也敏锐察觉直播带来的新商机。在2020年,她就带领美伦金庄,成为本地最早尝试直播销售的传统金庄之一。

起初,她以为直播只是简单地架起手机、面对镜头说话,没想到实际操作远比想象中复杂。直到团队参与了系统性的直播与网络销售课程,才逐步掌握技巧,直播业务也渐入佳境。

她说:“我们开始直播不久就暴发冠病疫情。幸好有直播销售与电商平台,才让我们成功撑过疫情,甚至逆流而上,进一步拓展业务。”

尊重员工志向 让兴趣成就职业

在用人方面,陈静宇重视倾听与引导。公司初期招聘员工时,她不急于分配岗位,而是通过观察和沟通,先了解每位员工的兴趣与能力,再引导他们走上最合适的职业发展道路。

她认为,当员工找到兴趣所在、能发挥所长时,不仅能帮助他们跳出原有的舒适圈,也让他们多掌握一项技能,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开拓更多可能。

“员工在这里找到自己的价值,也相信自己能做得更多、承担更多。我始终相信,只要真心照顾员工,他们自然会带领公司一同成长。”——美伦金庄第二代掌舵人之一陈静宇

尽管员工上课期间无法工作,陈静宇依然鼓励大家进修。她相信员工带回来的新知识与视野,对公司长远发展帮助更大。

她表示:“我通常不会强迫员工参与培训,因为我相信只有出于自愿,学习才有成效。但如果遇到我认为很重要的课程,我会身体力行,陪他们一起上课,用行动传达学习的重要性。”

归属感与成长:员工是企业的未来

在一些传统观念中,员工常被视为“帮老板打工”,但陈静宇坚信,现代员工在意的不只是完成任务,而是能否在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与成长。

因此,她积极投入时间与员工进行职业对话,了解他们对未来发展的想法,并依据每个人的志向与潜能,提供合适的培训和发展机会,协助他们在职涯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她的付出也获得了实质回报——陈静宇明显感受到,随着员工更有归属感与成就感,公司的人员流动率也大幅下降。

她分享道:“员工在这里找到自己的价值,也相信自己能做得更多、承担更多。我始终相信,只要真心照顾员工,他们自然会带领公司一同成长。”

美伦金庄的工作经历使年仅26岁的彭淑仪(左)飞速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电商行销专员。(图/新报业媒体)
美伦金庄的工作经历使年仅26岁的彭淑仪(左)飞速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电商行销专员。(图/新报业媒体)

彭淑仪(26岁)是美伦金庄培育人才的一个例证。她在19岁时以兼职身份加入,大学毕业后便正式成为全职员工。从最初负责电商领域的行政工作起步,经过几年的培训与实践,如今她已全面掌握公司的电商行销业务,承担起更重要的职责。

这是彭淑仪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一做就是五年。被问及为何选择继续留在公司,彭淑仪坦言,这与公司和同事给予的支持息息相关。

她说:“我在大学时的专业是商务管理,现在的工作能让我学以致用。老板也一直鼓励我们持续进修,让我上网站管理、线上与实体店行销等课程。她不仅给予我很多学习的机会,让我持续成长,也让我感受到在公司中能发挥所长,自我表现。”


认清什么是职业对话

作为雇主,你知道职业对话(Career Conversation)和绩效评估(Performance Appraisal)的区别吗?

两者虽然经常在企业中并行使用,但目的和重点完全不同。清楚分辨有助于你在不同情境下采取合适的方法,既能确保员工绩效得到客观评估,也能让他们在职业发展上获得支持和启发。

以下为劳动力发展局的《职业对话指南》所列出的五大不同点:

本文为《老板来聊天》系列,以本地中小企业为例,展现企业如何通过支持员工的职业健康,打造员工与企业的双赢。(五之三)

【本文由劳动力发展局呈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