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b控股公司在2025财年第二季表现亮眼,归属股东的净利达到3500万美元(约4529万新元),超出市场预期。
分析师认为,公司料能维持盈利涨势,但激烈的业界竞争可能会导致盈利承压。
公司在星期四(7月31日)公布截至今年2月底的第二季业绩报告显示,净利达到3500万美元,与去年同期亏损5300万美元相反。这归功于营业盈利上升以及融资成本下降,但部分涨幅被较高所得税开销抵消。
整体营收增长23%至8亿1900万美元,高于市场预测。分析公司LSEG收集的分析师预测为8亿1130万美元。
经调整的息税折摊前盈利(adjusted EBITDA)同比大涨69%至1亿零900万美元。
Grab控股总裁陈炳耀说:“我们将继续执行通过产品和技术创新的策略,让我们服务更容易负担得起以及提高服务的可靠性,进一步促进与用户的交流和提高留存率,同时吸引新用户加入Grab生态系统。”
就个别业务方面,第二季的外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3%至4亿3900万美元;出行业务收入同比上升19%至2亿9500万美元;金融服务业务收入同比上涨41%至8400万美元。
“随需而至”商品交易总额(On-demand GMV)同比增长21%至53亿5400万美元,每月交易用户也增加到4620万名,涨幅为13%。
辉立证券研究投资分析师王倩认为,公司采取的“超级应用软件”策略奏效,经调整的息税折摊前盈利和商品交易总额强劲上扬,显示管理层的执行能力佳,而且广告收入上涨也显示收入增长潜力巨大。
“尽管如此,我们仍需注意风险。竞争日益激烈,给用户的津贴抑制利润,印度尼西亚和泰国市场的宏观逆风可能影响公司增长。整体上,我们认为Grab正迈向更高盈利的阶段,但能否持续赚取利润将是公司未来发展的关键。”
分析:金融科技服务能让公司取得突破
晨星公司(Morningstar)分析师王凯也有类似看法。他指出,公司的商品交易总额仍在上升,而且公司在新市场的客户人数不断增加,可是激烈的业界竞争可能会短暂地对盈利造成压力。
“我们认为金融科技服务能让公司取得突破,并预计这项服务会在 2026年取得盈亏平衡。Grab一直积极发展金融业务,并不断推出更多产品,我们预计这会成为公司下一阶段增长中最快的增长领域。”
花旗银行泛亚洲互联网研究部主管叶毅华为Grab股开出“买入”评级和6.20美元的目标价,但激烈的业界竞争可能导致股价承压。她提醒投资者注意各个市场的管制条例、零工经济的相关政策、用户习惯变化等可能影响公司盈利的因素。
由于公司在一些市场的份额即将饱和,王凯预测公司的增长步伐会从明年开始放慢。他认为,公司即将达到早前设下的长期盈利目标,但要超越目标将会比较困难。
Grab股价星期三(30日)收报5.29美元,跌0.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