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制造、批发贸易及金融和保险服务等行业在第二季都有所增长。不过,由于美国关税措施对全球市场需求造成压力,这些外向型行业增长放缓,有可能拖累下半年经济增长。
贸工部星期二(8月12日)发布的第二季经济调查报告指出,第二季经济增长表现主要归功于制造、批发贸易及运输和仓储业。得益于关税影响下的提前出货(front-loading),这些行业分别同比增长5.2%、4.7%以及5.1%。
随着投资者情绪改善,金融和保险服务业增长4.2%,建筑业增速则加快至6%,整体服务业也增长4.3%。零售业在汽车销售带动下,扭转去年同期的萎缩局面,增长0.7%。不过,受新元走强和国人出国旅游增加影响,餐饮服务业连续第五个季度同比下滑0.5%,表现依然低迷。
国人热衷外游打击餐饮服务业
贸工部指出,由于外向型行业增长放缓,预计新加坡下半年经济增长不如上半年。其中,由于美国关税对全球终端市场需求造成压力,制造业涨幅将在未来几季放缓。而由于提前出货势头减弱,批发贸易以及运输和仓储业将趋于疲软。
此外,由于商业信心脆弱和消费支出低迷,金融和保险业的增长可能会变慢。国人持续倾向出国旅游,加上劳动力市场恶化,也可能使零售贸易和餐饮服务继续低迷。
尽管如此,我国经济中仍存在一些亮点。这包括运输工程,因为新加坡持续向高附加值的飞机维护、维修和大修工程转型。精密工程是另一个亮点,因为生产人工智能(AI)相关半导体的制造商持续增加资本投资。
尚不确定是否会出现技术性衰退
针对我国下半年是否会出现技术性衰退(technical recession,即全国经济连续两个季度出现收缩),贸工部常任秘书马宣仁在星期二的发布会上说,目前要作出相关判断,为时尚早。
大华银行副经济师许俊杰则预计,下半年将出现短暂的技术性衰退,即第三和第四季经济环比收缩。他也指出,面向消费者的行业可能面临国内劳动力市场降温带来的日益增大的挑战。
他说,由于入境我国的旅客数量仍低于疫情前水平,而国人外游的次数则已超过疫情前水平,为这些行业带来了更多不确定因素。尽管如此,他将全年增长预测由2.1%调至2.2%。
华侨银行首席经济师林秀心认为,在中美围绕高端半导体的紧张关系中,AI相关半导体仍是新加坡经济的一线希望。不过,如果半导体行业关税和豁免清单发生变化,这将对支持精密工程领域,特别是中小企业,以及运输和物流活动产生连锁反应。
她说:“如果关税问题拖延下去,或者新的关税风险不断出现,那么政策不确定性可能会延续到2026年。届时,全球经济将继续遭受千刀万剐的打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