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项目销售强劲推动下,本地新私宅销量反弹至五个月来的高点。发展商在7月份共售出940个私宅单位,结束此前连续四个月的销售下跌趋势。

分析师认为,销售反弹显示市场正逐步回暖,借贷成本下降有望进一步刺激购房需求。此外,核心中央区(CCR)私宅市场在房地产降温措施导致的长期低迷后,开始出现复苏迹象。

市区重建局星期五(8月15日)公布的非有地新私宅预估数据显示,不包括执行共管公寓(EC),非有地新私宅7月销量环比大增245.6%,同比增长63.2%。

今年前七个月,发展商共售出5527个私宅单位(不包括EC),相等于去年全年销量的85%。

7月份推出的新项目数量大幅增加,共有四个新项目(不包括EC)推出市场,供应1675个单位。其中,三个位于核心中央区,分别是罗奥湾(The Robertson Opus)、傲杰嘉苑(UpperHouse@Orchard Boulevard)和滨海景苑(W Residences Singapore Marina View);另一个是位于其他中央区(RCR)的风之林(LyndenWoods)。

延伸阅读

地陷致房价跌30%?分析师:缺乏证据 或为经纪炒作
地陷致房价跌30%?分析师:缺乏证据 或为经纪炒作
本地次季私宅价格环比涨1% 全年增幅或达5%
本地次季私宅价格环比涨1% 全年增幅或达5%

博纳产业研究与内容主管黄秀莹认为,7月份强劲的销售表现反映新私宅市场存在稳定的潜在需求。这主要受到多项因素支撑,包括房贷利率下调、市场流动性充裕、低失业率,以及新推出项目定价相对合理等。

ERA产业总裁朱泳强说:“尽管全球宏观环境不确定,但受到美国联邦储备局可能降息、我国经济预测上调,以及市建局公布2025年发展总蓝图草案带来的信心提振,买家信心依然强劲。”

合登集团高级数据分析总监李思德指出,政府在7月份上调住宅房地产卖方印花税(SSD)税率及延长房屋最低持有期,但买家的购房热情依然高涨,显示大多数购房者仍将房地产视为中长期投资工具。

以细分市场来看,其他中央区在7月售出的单位最多,为513个。核心中央区和中央区以外(OCR)分别售出357个和70个单位。

与其他中央区价差缩小 核心中央区销售复苏

值得注意的是,7月份核心中央区的私宅销量,已超越这一区域在2023年和2024年第三季的季度总销量。

黄秀莹认为,这可能预示着核心中央区市场有望迎来全面复苏。她指出,自2023年4月政府上调额外买家印花税(ABSD)以来,高档住宅市场曾一度承压,但当前发展商采取更具竞争力的定价策略,吸引更多买家关注高档私宅,带动市场情绪回暖。

她说:“整体来看,预计发展商将继续以总价策略制定定价方案,力求将单位售价控制在250万元以下的‘甜蜜区间’,以推动销售势头。”

不过,黄秀莹提醒,由于近期地价上涨,如果建筑成本持续高企,发展商未来可能难以再设定有竞争力的价格。

李思德认为,与其他区域的价差缩小,也是核心中央区新盘热销的重要因素。

他说:“买家看到了核心中央区房产的独特价值,因为与其他中央区新房中位数尺价差距,已从2018年的高点56.5%,缩小至2025年上半年的仅1.9%。”

分析师预计,8月私宅销售将延续活跃势头。目前已有嘉溪绿苑(River Green)、Promenade Peak和Canberra Crescent Residences三个项目开盘,销售表现良好。本周末将推出的位于汤申春叶区的Springleaf Residence,预计受买家欢迎。

整体来看,分析师普遍预计,全年新私宅销量在8000个单位以上,甚至有望破1万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