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能除牌,并不影响大东方控股的发展计划。集团锁定新加坡和区域快速增长的高净值客户群体,力争在中长期成为市场领先者,将集团的整体新业务价值翻倍。
集团行政总裁邢格理(Greg Hingston)在大东方控股(Great Eastern)庆祝成立117周年、并推出新品牌标志之际受访时,和《联合早报》分享了未来发展计划。
就在上周,大东方在停牌一年多后恢复交易。此前,大股东华侨银行(OCBC)提出的私有化收购最终未果。
邢格理说,这个结果不影响集团的发展方向。
无论股东结构如何 大东方都要释放更多价值
“无论股东结构如何,大家都希望大东方释放更多价值。我们的中长期目标,是将新业务价值翻倍,继续成为客户最值得信赖的保险伙伴。”
新业务价值,衡量的是保险公司销售保单的盈利能力。
谈到高净值(HNWI)业务,邢格理说,目前这部分业务在整体规模中仍属小块,但潜力巨大,公司计划大幅加码,把这部分业务作为未来数年的核心增长引擎之一。
他说:“新加坡是全球财富管理中心。我们在高净值客户方面的布局,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未来要把更多独特方案和服务带给这个群体。”
他说,无法透露这个客户板块占集团总业务的比率。
新加坡高净值财富市场 未来五年可取8%年增长
邢格理说,到了2030年,新加坡财富市场70%的增长,会由高净值领域推动。本地的高净值市场规模未来五年预计可取得8%的年增长,新加坡和岸外市场各占约一半。
邢格理计划要和华侨银行旗下私人银行新加坡银行(Bank of Singapore)加大合作,发展高净值市场。他预计,高净值业务未来六到18个月内,就会取得成果。
目前,大东方与新加坡银行的合作是基于常规基础(arm’s length),通过经纪模式提供保险产品,和其他保险公司竞争。也就是说,新加坡银行的客户,往往通过保险经纪来规划。
邢格理说,大东方计划派把保险专长带入新加坡银行,直接为客户提供保障和财富传承方案。
另一方面,大东方已经在为一些高净值客户服务。因此他认为,双方在共同开发产品方面也有合作机会,让新加坡银行的服务方案,嵌入大东方的产品与渠道。
通过数据和客户洞察 更有效锁定客户群
此外,华侨银行本身的财富管理客户群,如惠财银行(Premier Banking)客户,同样有很大潜力。大东方会通过银行保险模式,结合华侨的数据和客户洞察,更有效锁定高净值及富裕客群。
近年来,本地高净值保险业务吸引了许多业者,例如来自加拿大的永明金融集团(Sun Life Financial)2020年在本地设立业务,主攻高净值群体。
同样的,来自加拿大的宏利(Manulife),这几年也加大力度扩展高净值板块。
根据新加坡寿险协会网站,在新加坡年收入超过25万元,或净资产超过250万元的人士,属于高净值。在保险业,高净值客户的投保额或保费要达到一定数额,不过各家公司门槛不同。
为了扩大现有客户群的业务,邢格理指出,集团运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将客户划分为不同“画像”,为他们定制方案。例如,集团近期针对夹心层群体推出产品,兼顾对子女和父母的保障需求。
回教保险具成长空间
除了新加坡,大东方在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也有布局。
邢格理说,马来西亚的寿险与回教保险(Takaful)具成长空间。集团在印尼的业务目前规模偏小,集团计划加大力度扩大市场。
至于是否有计划拓展新市场,他说,目前的重点是释放集团现有市场的价值。
邢格理去年11月起担任大东方行政总裁,他此前担任汇丰(HSBC)全球保险及合作伙伴业务首席执行官,在亚洲有20多年工作经验。
他曾负责汇丰收购安盛保险(AXA)的新加坡业务。对于大东方是否打算通过并购扩展,他说,任何收购都要有战略相关度,“不是单纯为了规模,而是要能带来业务上的长期价值。”
有趣的是,把邢格理带来亚洲的第一份工作,是英国连锁五金店翠丰集团(Kingfisher Group)。
邢格理自认,这段经历对于他在金融业的发展非常有帮助。他说:“零售行业利润薄,卖的是实体产品,需要管理供应链,迫使你必须非常了解客户,并善用数据和分析来提升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