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发生的诸多事件清楚表明,我们正处于一个不可预测且错综复杂的世界。多年来,投资者一直假设美国会引领发达市场增长,政策变化循序渐进,且经济动荡具有周期性。然而,全球正经历变革,投资者纷纷考虑各种结果对广泛宏观环境的影响,包括贸易关税和美国例外主义可能终结,以及这些因素将如何影响他们的投资。
富达国际2025年亚太区投资者调查显示,对于众多寻求重新调整投资组合的新加坡投资者来说,本地市场似乎是一个避风港。该调查旨在洞察亚太区投资者的行为动态。调查显示,在持有美国股票的新加坡投资者中,有23%自今年年初以来已减少配置,46%则维持不变。
或许更值得关注的是,当新加坡投资者表示已减少对美国股票投资时,回流本地市场成为最受欢迎的选择,近一半(46%)的受访者称已将资产重新配置到新加坡市场,中国市场(20%)和全球市场(10%)紧随其后。考虑到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为提振本地市场所采取的措施,包括出资50亿元推行股票市场发展计划,这个结果或许并不出人意料。
同样耐人寻味的是,本地投资者仍保持风险承受意愿,近一半的股票投资者表示将在未来12个月增加配置,仅13%计划减少投资。尽管全球充满不确定性,但事实上,只要投资者找对方向,也可将不确定性转化为机遇。在此波动时期,持有多元化投资组合的理据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充分。
投资者不应忽视宏观环境的发展变化,因为这些因素对评估不同板块、公司和地区的机遇至关重要。虽然没有水晶球能给出确切答案,但考虑各项关键因素仍非常重要,例如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预期、通胀走势,以及不同情景下的潜在结果。
当前市场不确定时期,投资者应持续就各种潜在情景重新调整策略。这包括清晰把握当前的核心驱动因素及其与一年前的差异,同时明确牛市与熊市的不同特征。通过识别在不同情景下(无论是新关税实施、油价波动,还是宏观经济与利率变化)均保持韧性的实体,投资者最终可找到最有利的风险机遇。
美国例外主义走向终结?
许多投资者正评估美国例外主义时代是否即将落幕,并考虑这对当前和未来投资策略的影响。在过去15年,美国已崛起为经济和金融领域的领导者。这股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超大规模企业的兴起,这些企业如今已成为标普指数的主要成分股。这些企业实现强劲的盈利增长,对整体市场表现作出重要的贡献。然而,投资者须要重点考量的是,这些超大市值公司能否保持势头,并继续创造可持续的增长。
从多年期视角来看,这些公司凭借其竞争优势而受到良好保护,市场份额也相当稳固。然而,投资者还应考虑,它们是否能继续保持创新优势,并拥有足够的资本进行再投资。过去认为这些公司的回报和增长将持续超越全球其他企业的假设,开始越来越站不住脚。目前,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预期被下调,而国债市场也因财政赤字可能持续高企而动荡不安。
投资者也应关注全球其他地区的动态,评估其他市场的预期是正在改善还是恶化。欧洲前景乐观,区内多个国家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刺激措施提供支持。种种迹象都显示当地投资环境积极,包括估值水平合理,企业现金流强劲。
同样,新兴市场估值具有吸引力,且在若干情况下,美元走弱也为其带来优势。此外,中国等部分市场正展现出别具潜力的创新周期。2025年出现的复苏迹象,例如深度求索(DeepSeek)等企业推出可能引领市场的产品,凸显了投资者面临的重大机遇。这些发展态势值得投资者对全球不同地区的投资抱持更乐观的看法并加以关注。
应考虑多元化投资
尽管不确定因素可能令人却步,但也为投资和全球多元化提供机遇。鉴于美国企业的实力和声誉,保持对美国市场的投资仍至关重要。然而,关于美国经济以及超大市值公司能否持续领跑的疑问不断,表明投资者也应考虑将投资分散到全球其他地区的企业。值得欣慰的是,许多本地投资者已制定相关行动计划。
在我们应对持续的市场波动和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之际,投资者应把握机遇,识别并投资于现金流量稳健、资产负债表强劲且具有再投资潜力的企业。这个市场领域应引发投资者关注,而现在正是探索全球投资机遇的有利时机。
(作者是富达国际东南亚及新加坡总监吴伟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