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诈骗相关的索赔调解申请大幅增加,索赔案例数量在短短半年内已逼近去年全年的总数,同时电子钱包诈骗有上升趋势。

根据金融业争议调解中心(Financial Industry Disputes Resolution Centre,FIDReC)提供给《联合早报》的数据,中心上半年共接获822起与诈骗或欺诈有关的索赔案件,接近去年全年的874起,也已超过2023年(772起)和2022年(325起)。

金融业争议调解中心总裁蔡惠涵接受访问时说,与往年相比,今年上半年的诈骗索赔情况显得相当严重。大多数索赔案件与消费者的户头信息遭盗用有关。

这822起索赔案占了中心今年上半年所有索赔案件的56%,这一比率和去年相同,显示诈骗案件在整体索赔中仍占较大比重。  

这些案件有不少涉及电子钱包的交易。受访的金融业者指出,近期与电子钱包相关的诈骗呈上升趋势。

延伸阅读

涉假冒政府官员案 马来西亚籍男子将被控
涉假冒政府官员案 马来西亚籍男子将被控
新加坡女子陷假公安骗局 差点被骗25万元!
新加坡女子陷假公安骗局 差点被骗25万元!

这包括通过钓鱼(phishing)获得受害者的电子钱包登入信息。例如警方8月15日发布的一份文告说,自6月14日以来,至少有21起涉及电子钱包的钓鱼骗案,受害者共损失至少1万6000元,这些案件主要是受害者的YouTrip户头被盗用。

另一个常见手段是,骗子通过虚假的电子商务网站或发送钓鱼链接,引诱受害者提供银行信用卡资料和一次性密码(OTP)。随后,他们将受害者的银行卡绑定到自己控制的电子钱包进行刷卡消费。据了解,有些骗子甚至会刻意等过一阵子才开始盗刷,让受害者难以察觉。

蔡惠涵说,当银行卡被绑定到电子钱包时,受害者可能会收到手机简讯或电邮提醒,但这些通知往往因消费者出现“提醒疲劳”,或误以为是其他通知而被忽视。

一旦银行卡被成功绑定,骗子便能迅速进行多笔交易。由于这些消费类似正常的钱包付款如叫车、订外卖或零售购物,因此不易引起注意,许多受害者通常在收到账单时才发现到问题。此外,由于电子钱包将这些交易视为已认证付款,受害者也可能不会再收到额外的交易提醒,使得受害者更难在第一时间察觉被盗刷。

骗子之所以瞄准电子钱包,是因为电子钱包交易通常会即时处理,一旦资金转出,就没有机会拦截或撤回。

蔡惠涵也指出,目前尚无成熟机制来追回或索赔电子钱包的欺诈转账消费。

蔡惠涵说,除了消费者,小企业也是骗子瞄准的目标,因为它们可能用电子钱包付款收款,但在转账前缺乏正式的验证流程或内部检查,骗子会冒充供应商、客户或服务提供者行骗。

金融业者加强防范措施 有效降低相关骗案

针对电子钱包骗案增加,已有金融业者推出措施加强防范。

星展银行集团调查部门主管尹俊强受访时说,今年较早前,星展已注意到与手机钱包相关的诈骗案件有所增加,并迅速采取应对措施。除了加强公众提醒和教育之外,星展5月中旬在手机应用的“付款控制”功能内添加“手机钱包”的新选项,用户把银行卡添加至手机钱包时,须登录应用启动选项,降低银行卡被骗子盗用绑定的可能。

他透露,自5月推出这个功能以来,银行与手机钱包相关的诈骗案件已减少超过98%。

YouTrip发言人说,在数月前发觉了骗取信用卡信息添加到电子钱包的手法,它们已推出预防措施,例如用户必须要登入手机应用才能把卡添加到苹果或谷歌支付钱包。

冬海集团旗下数码银行Maribank刚在星期五(8月29日)宣布,新增手机应用内验证步骤。这能确保用户清楚知情并明确授权银行卡绑定到电子钱包,阻止骗子把银行卡添加到他们控制的电子钱包。Maribank发言人说,正是因为电子钱包相关钓鱼骗案增加,银行才率先采取预防措施。

华侨银行集团金融犯罪合规部门反欺诈总监蔡武朴透露,过去几个月通过电子钱包进行的未经授权银行卡交易数量保持在低位,且相对稳定。不过,他提醒客户保持警惕,当收到交易推送通知或简讯时,务必仔细查看交易详情。

小贴士:如何防止电子钱包诈骗?

  • 关注最新的诈骗案例和手法。

  • 仅从经过验证的官方渠道下载应用(App)。

  • 仔细查看应用的权限设置。

  • 确保设备安装了最新的防病毒和反恶意软件保护。

  • 开启交易提醒,并仔细核对每笔交易。

  • 切勿透露一次性密码或户头密码。

  • 在所有金融平台启用多重身份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