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全球金融危机导致许多人财富缩水后,我灵光一闪,决定为我们的公司发展一套“足够哲学”(Philosophy of Sufficiency)。这套哲学成为我们规划、投资与为客户提供建议的核心理念。

在“足够”的理念下,我们不追求最大化投资回报,而是寻找最可靠的方式,让投资回报达到满足需求的水平。我们不会让自己保险过度、缴纳过高保费,而是以最低的成本取得足够的保障。我们也不会把所有的剩余资金都存起来,供未来使用,而是将一部分资源投入到当下该完成的重要事情上。

因此,“足够哲学”也可以说是“知足哲学”,因为真正的知足不是被动地认命,而是明白自己不可能拥有一切,进而主动选择对自己最重要的事物,并接受“这样就足够了”的生活方式。我称这为“做出最重要的抉择”的人生决定。而这些人生决定,也正是我所谓的“人生意义”(Ikigai)抉择。

“Ikigai”是日语词汇,经常被误解。首先,它不是冲绳方言,而是标准日语,也不是日本人长寿的秘诀。虽然Ikigai可以为你带来活下去的动力、让生活更有乐趣,但它并不能保证你活到100岁。

如果你上网搜索“Ikigai”,很可能第一眼看到的图片会是由四个圆圈交集所构成的维恩图,标示出人生四个面向的交集:你热爱的事、你擅长的事、世界需要的事、以及你能因此赚钱的事。但这张图实际上与日本的Ikigai概念毫无关联,对日本人来说,把Ikigai放在这个图的正中央,是对这个具有文化内涵词汇的错误使用。

那么,Ikigai真正的意思是什么?

Ikigai由两个部分组成:“iki”意为“生命”,更准确地说,是“一生”、“日常生活”的意思;而“gai”则是“价值”、“意义”的意思。因此,Ikigai的本意是“一个值得过的日常生活”。对日本人而言,Ikigai不是你要追求达成的目标,而是一种你能够感受到的状态。当我们觉得生活是值得过的,这就是最真实的“有目的感”的表现。它是那些让生活充满意义的强烈情感。

根据被誉为“Ikigai之母”的研究者神谷美惠子(Mieko Kamiya)的研究,若要体会“Ikigai感”(Ikigai-kan),也就是“这个人生是值得活的”的感受,须要满足以下七种需求。

1. 生活满足感

生活满足感可以来自生活中的小确幸,比如清晨能安静地喝杯咖啡,或边喝好酒边阅读喜爱的书籍。它也可以来自须要努力的经历,比如克服人生挑战(如完成马拉松、获得专业证书)带来的成就感。

此外,当你拥有“余裕(Yutori)”,即心理上的空间与从容,不再被焦虑或压力占据,你可以开始思考人生、关心他人,进而产生生活的满足感。

2. 变化与成长

神谷指出,人类天生抗拒停滞不前。当你愿意拥抱改变并在其中成长,就能感受到成就感与Ikigai-kan。

3. 光明的未来

对未来的期待感也是一种基本需求。通过设定短期可达成的目标和长期有意义的梦想,虽然最终不一定实现,但追求本身就能带来Ikigai-kan。

4. 共鸣与归属

人类须要建立与他人的连接,并感受到被接纳。日本人称这种状态为“居场所(Ibasho)”,意思是“一个可以做自己、适合自己的地方”。“居场所”可以是实体空间(如你喜欢的咖啡馆、公园),也可以是一个你感到自在、不被评判的社群或朋友圈。

当你找到你的“居场所”,就能拥有“安心感(Anshin-kan)”。

5. 自由

自由意味着自主、选择的权利与生活的掌控感。若缺乏自由,将难以体验到Ikigai。

6. 自我实现

日本式的自我实现,是一种为了他人利益而自我提升的修养过程。从接纳自己的限制开始,并通过不断自我提升,让生命有前进的感觉,进而产生Ikigai感。

7. 意义与价值

每个人都渴望自己的人生有意义、有价值。我们会不断反思与寻找人生的意义,一旦找到了,就能感受到Ikigai感。

很多人常问我:每年年初应该做哪些财务决策?这虽然重要,但也许更重要的是先做“人生决策”或“Ikigai决策”。

到了新的一年,你该做哪些事,才能让自己感受到生活的满足、成长、光明的未来,与自我实现?你是否应该花更多时间在你的“居场所”?你须要做出哪些决定,才能让生活更有意义与价值,并拥有更多自由?

当你做完这些人生决策之后,再来考虑哪些财务决策能帮助你实现这些目标。我相信,这样的你会更快乐。

(作者是财务规划公司Providend总裁陈显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