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证券市场结算周期加速,更多市场采用一天结算周期,花旗集团(Citi)的一份最新报告指出,全球已有76%的金融机构在2025年进行和更短结算周期相关的项目。

不过,一天结算周期(T+1)虽有助降低信用与市场风险,但也加剧交易失败率、资金调度与跨境结算的压力。T+1是指在交易日(T日)进行的股票买卖,其资金和股票的交割会在下一个交易日(T+1日)完成,股票和资金才能正式到账。

从去年5月开始,美股的结算周期从两天缩短成一天。新加坡股市目前采取的是两天结算周期(T+2)。

花旗指出,全球散户投资者的持续增长,加剧证券市场转型压力,尤以Trade Republic和Robinhood等数码券商平台为代表。这些高科技平台要求全天候、低成本的市场准入,包括加密货币与传统证券的交易,这为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带来挑战。

这些数码券商不仅带动数码服务的增长,也推动全天候清算、交易所挂牌基金(ETF)管理等领域的变革。一天结算周期,就是其中之一的变革。

延伸阅读

美股市不打烊 “全天候交易机制”酝酿中
美股市不打烊 “全天候交易机制”酝酿中
美股结算周期减成一天 投资者卖股钱更快进账
美股结算周期减成一天 投资者卖股钱更快进账

欧洲拟在2027年10月11日转向一天结算

根据花旗的报告,欧洲计划在2027年10月11日转向一天结算,规模涵盖欧盟、英国和瑞士的29个市场。拉美国家紧随其后,智利、秘鲁与哥伦比亚定于2027年下半年启动,巴西预计在2028年2月完成过渡。

在亚洲,中国于2014年已转向同日(T+1)结算,印度在2023年完成向一天结算的分阶段过渡,并且自2025年起外资可选择同日结算。其他市场如香港、日本、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正就一天结算,展开咨询。

不过,在北美实施一天结算周期一年后,今年的受访者中有31%指出,他们的机构受到交易失败压力的显著影响,这比率高于前两年。

这表明各机构仍需持续管理和支持更快的结算流程,北美以外的市场参与者更为明显。

另一方面,数码资产与分布式账本技术(DLT)也成为全球交易后服务的重要驱动力。业界预期到2030年,约10%的全球市场交易将以代币化或原生数码证券进行。受访者认为,代币化资产能提升资金流动速度和利用率,从而降低融资成本并改善银行的资本配置。

报告发现,亚太地区在数码资产采纳度走在前列,这得益于散户对加密货币的广泛接受,以及各国监管机构推动数码资产项目的努力。

花旗的这份白皮书报告,共访问537名金融业领袖,涵盖金融市场基础设施业者、托管行、银行、券商、资产管理公司和机构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