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和半导体行业可能面临额外关税冲击,或将导致新加坡经济在2026年出现萎缩。

信息服务公司Fitch Solutions旗下研究机构BMI的最新报告中指出,贸易不确定性仍是我国经济的最大风险。目前我国对美出口的实际税率仅约5%,但未来若医药和半导体被加征关税,将对经济构成压力。两大行业合计占对美出口总额三分之一以上。

报告分析说,特朗普曾威胁对半导体征收最高100%关税、对医药征收最高200%关税,但全面实施的可能性不大,因为这将显著推高美国整体关税水平,并加重本国经济成本。不过,美国仍可能出台一定幅度的关税措施。

分析师测算,在美国对医药和半导体加征15%关税的情景下,如果关税成本完全转嫁给买方,且需求对价格高度敏感,可能导致我国经济增长率下降1.5个百分点。在2026年1.2%的基准增长预测下,这意味着经济可能陷入负增长。

不过,报告指出,即便如此,我国仍将维持较高的经常账户盈余。

延伸阅读

连续四年攀高 我国2024财年税收增10.7%至889亿元
连续四年攀高 我国2024财年税收增10.7%至889亿元
金管局经济师调查:新加坡全年增长预测从1.7%上调至2.4%
金管局经济师调查:新加坡全年增长预测从1.7%上调至2.4%

经常账户盈余是一个国际收支概念,表示一个国家通过商品、服务、投资收入和经常转移(如汇款)获得的外汇收入,多于支付给其他国家的外汇支出。

2024年,我国经常账户盈余(Current Account Surplus)为960亿美元(1232亿新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7.5%。BMI预计,到了2034年,这一比率将逐步收窄至11.7%。

我国未来10年经济年均增速料为2.3%

BMI分析师李妍妮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指出,这一趋势主要是由于人口老龄化推高进口需求,尤其是医疗保健产品和服务的进口。“新加坡人口已突破600万,加之土地和资源有限,难以通过大规模移民或扩产来提升产出,因此需要更多依赖进口。”

她补充说,经常账户盈余收窄,反映出我国外部经济状况的温和再平衡。这与较慢的经济增长一致,随着进口增速快于国内生产增速,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通常会下降。

她预测,未来10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速将为2.3%,低于2011年至2019年的3.9%。“但这属符合人口结构变化的自然调整,对成熟高收入经济体而言仍属健康水平。”

报告还说,如果出现经济下行,预计政府将加大财政支持,金管局也可能把新元名义有效汇率政策区间的斜率调至零,并下调政策区间的中心轴,以减缓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