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交易所计划推出新的股票指数,吸引资金流入中型规模公司,但本地市场已有数个股指,新指数须得配合投资产品,才能取得成效。

分析师也建议,新指数可考虑聚焦特定主题。

除了海指,本地股市目前多个股指涵盖不同规模的公司。其中富时海峡时报整体指数(FTSE ST All-Share Index)包括90只大中型股,总市值占本地股市98%。

富时海峡时报中型股指数(FTSE ST Mid Cap Index)由32只股组成,其中14只也是海指成份股。

富时海峡时报系列指数还有大中型股、中小型股、小型股、新兴股和凯利板指数。

延伸阅读

分析师:美联储降息在望 股市看涨但涨幅有限
分析师:美联储降息在望 股市看涨但涨幅有限
徐芳达:新交所将推出新股指 追踪非海指上市公司
徐芳达:新交所将推出新股指 追踪非海指上市公司

MSCI新加坡指数则追踪17只大中型股,包括两家在美国上市的本地公司冬海集团(Sea)和Grab。

辉立证券研究投资经理谭鉫澄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大部分追踪非海指股票的指数并未吸引太多投资者关注,因为它们缺乏可投资的产品如交易所挂牌基金(ETF),也不广泛作为基准。

FSMOne新加坡研究及投资组合管理部研究分析员陈秋伊受访时也说,这些指数在市场上的认知度和投资者参与度依然有限,未能带来足够的交易或投资产品来支撑发展。

市面上追踪海指的有两个ETF,追踪MSCI新加坡指数的有一个,后者在纽约上市。

谭鉫澄认为,如果新指数在设计上注重可投资性,便于产品开发,才会填补空白,吸引实际资金流。 

“这须设定清晰标准,包括市值、流动性和自由流通股,并定期检讨。更关键的是,还要有ETF或基金等产品,把资金引入这些股票。”

陈秋伊认为,新指数可聚焦特定投资主题,例如成长型企业、高股息股票、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或科技创新,主要成份股要有足够交易量,如果能结合投资工具和市场推广,有望吸引资金流入,并带动整体市场活跃度。

中型股指数14只成份股取得双位数回报率

国家发展部长兼金融管理局副主席徐芳达上星期五(9月12日)透露,新交所将推出追踪非海指上市公司的新股指。

根据新加坡交易所提供的数据,本地中市值股今年来表现良好,富时海峡时报中型股指数的18只非海指成份股中,14只取得双位数回报率。

星展集团研究分析师姚企钖说,可把富时海峡时报中型股指数中的海指股剔除,加入更多中型股,把焦点放在商业模式转型、治理改善和强劲的资本管理上。

如果新指数对市值的要求是20亿元,有望被纳入的中型股包括康福德高(ComfortDelGro)、新达信托(Suntec REIT)、网联宽频信托(Netlink NBN Trust)、ESR房地产投资信托(ESR REIT)、奕丰集团(iFast Corp)、新航工程(SIA Engineering)。

若门槛降到10亿元,可包括联实全球商业房地产投资信托(Lendlease Global Commercial REIT)、升禧环球房地产投资信托(Starhill Global REIT)和UMS Integration。

为企业提供奖励 有助释放价值

领导证券市场检讨小组的徐芳达也提到,小组会在今年推出“释放价值”配套。

谭鉫澄说,在日本和韩国,更高的派息率、股票回购,以及更高的公司治理标准等措施,已有助于提升估值。若能为企业提供奖励,推动它们改善自由流通股比率和资本使用效率,也有助于释放价值,并使新指数对企业和投资者而言更具意义。

陈秋伊认为,本地可采取的做法包括鼓励企业提高股息派发或实施股票回购,支持结构重组或资产剥离,从表现不佳的资产中释放资本。

姚企钖认为,在“释放价值”配套推出前,有潜力释放价值的股票会吸引投资者的兴趣重燃,这包括华业集团(UOL)、城市发展(CDL)、国浩房地产(GuocoLand)、新达信托、联实全球商业房地产投资信托、新加坡置地(Singapore Land)、星狮集团(F&N)和虎豹集团(Haw Par Corp)。

摩根士丹利预计,股市改革措施有助提升新加坡企业的回报率和评级,整体市场的股本回报率将从现在的12%至14%的水平上升,市账率会提高至2.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