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一些本地企业开始进军辅助生活住宅市场,寻求新的发展机遇。新加坡一家公司便将家族拥有的六个有地房地产,改装为专门为年长者设立的共享生活空间。每月的租赁费用介于5000元至6500元。

今年10月,本地将迎来另一个针对乐龄人士而设的居住选择。这个共享居住空间概念的项目“快乐庄园” (Happy Home)位于麦波申区,由两间角头排屋、两间中间排屋、一间半独立式洋房和一栋独立式洋房改建而成。

快乐庄园不是疗养院 对象是能自理长者

快乐庄园的创办人吴妮妮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我们想要吸引的群体是单身、丧偶、子女居住海外或工作繁忙而无法陪伴的老人。我们不是疗养院,所以对象都是能自理的长者。”

辅助生活(assisted living)是本地新兴的看护模式之一,为较独立的年长者提供共同居住与护理服务,地点涵盖组屋、公寓和有地住宅等。目前,本地提供这类服务的业者不多,相关的政策条例也尚未明确。

市区重建局网上信息显示,共享居住空间每个单位最多能居住六个无亲属关系的人,每个单独房间面积最少377平方英尺,租赁期最少三个月等条件。

延伸阅读

本地共享居住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前景受家办与富人看好
本地共享居住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前景受家办与富人看好
共居年代市场一房难求?
共居年代市场一房难求?

快乐庄园有超过26间独立房间,每间房配有独立卧房、客厅、小厨房、冰箱和洗衣机。居住在园内的长者也能使用位于独立式洋房里的室内游泳池、健身房和卡拉OK交流区。

住户每个月支付5000元至6500元,便能享有经认证的看护照料、每日三餐与下午茶、早晚定时活动,与其他住户交流互动。快乐庄园每周会举办室内活动让长者参与,这些都没有额外收费,而长者也可以另外付费,参加每月一次的外游和陪伴复诊的服务。

吴妮妮从做义工的经验中体会到,有必要解决本地独居老人寂寞孤独的情况,于是希望通过专门为老人而设的共享居住空间,鼓励更多社交。

她说:“若有需要,我们会协助长者出租现有的住房,方便他们在享受社区生活的同时创造收入。”

在谈到将房地产转为共享居住空间的商业潜能时,吴妮妮说,若只有一间或两间房子,并无法提供最舒适的居住环境与康乐设施。

由于快乐庄园的六个有地住宅属于家族房产,因此成本较为低廉,启动成本主要是装修和人力资源方面。 

医疗企业兼房地产发展商鹏瑞利集团(Perennial Holdings)不久前为旗下私人辅助生活住宅揭幕,住宅有200个单位,每月最低收费8900元起,基本配套包括饮食、住宿、清洁服务、享用设施和参与康养活动,明年第一季开业。

鹏瑞利针对的是中高端市场,也就是有较高消费能力的退休人士,集团认为,这是目前的市场空隙。 

除了新开发的项目,现有的养老服务业者也开始做进一步准备,巩固各自的市场占有率。此前,全球投资公司TPG就宣布计划收购宜康医疗保健(ECON Healthcare)。

TPG旗下掌控的Invest Healthcare集团,在本地经营Orange Valley连锁养老院,并提供非住宿护理服务。宜康医疗保健在本地经营八家医疗保健中心和养老院,也有非住宿护理服务。

由于两家公司的服务重叠,新加坡竞争与消费者委员会(CCCS)正就这项收购展开公众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