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九个月,共有76家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的公司从公开市场回购了价值16亿5000万元的股票,较去年同期的9亿1600万元大幅上扬80%。其中,星展集团、华侨银行,以及大华银行的回购金额最高。
根据新交所星期三(9月17日)发布的数据,截至9月11日,大华银行今年来斥资5亿6000万元回购了1580万股,平均每股价格为35.39元。
星展集团紧随其后,以3亿7000万元买下870万股,平均每股42.77元。华侨银行以3亿4900万元购得2095万股,平均每股16.67元,位列第三。
其余进入前十的上市公司包括吉宝(Keppel)、胜科工业(Sembcorp Industries)、新科工程(ST Engineering)、扬子江船业(Yangzijiang Shipbuilding)、新交所(SGX)、翱兰集团(Olam Group)和创业公司(Venture Corporation)。
4月市场波动 带动股票回购潮
新交所在文告中说,2025年股票回购的激增主要原因是4月份的市场波动。当时的回购价值总计高达4亿2500万元。4月初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对等关税震惊市场,各地股市大幅下挫。
截至9月11日,三大银行共计回购了价值12亿8000万元的股票,高于去年全年的4亿9400万元。它们此前都宣布,正在推进包括资本回报股息在内的资本管理举措。
在第二上市公司中,香港置地根据4月公布的回购计划,以平均每股5.62美元(约7.17新元)的价格,回购了价值1亿7600万美元的股票。回购的股票将于今年底前注销。
城市发展则于6月通过场外平等要约回购(off-market equal access scheme),以每股0.78元的价格回购了2680万股优先股。新交所表示,这有助公司增强对股本结构的控制力。
部分公司也在今年首次回购。这包括永科控股(AEM Holdings)、金明创新(Kingsmen Creatives)和日升海事集团(Jason Marine Group)。
金明创新在9月3日以每股0.45元的价格回购了6万6600股。这是公司自2016年4月以来的首次回购。永科控股则在9月10日,以每股1.52元的价格回购了20万股,是公司自2023年3月以来的首次回购。
9月1日至3日,日升海事集团以每股0.146元的平均价格回购了7万股。公司指出,此次回购是为了提升市值,并改善股票流动性。
新交所说:“虽然这些回购很可能主要是为了员工激励计划,但这三家公司都体现了回购在资本管理中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