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非石油国内出口8月同比大跌11.3%,较7月的4.7%跌幅继续扩大,表现远差于彭博社调查经济师预测的1.4%至2.5%降幅。

经济师认为,“提前出货”效应消退,关税对贸易的冲击已经显现。我国出口将继续面临外部需求挑战,不过有经济师认为,今年的整体经济增长仍有望好于预期。

新加坡企业发展局星期三(9月17日)公布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八个月,我国非石油国内出口(NODX)累计增长1.6%。

8月非电子出口同比下跌13%,较7月的6.7%跌幅扩大,主要受专业机械、食品及石化产品拖累。电子产品出口由升转跌,同比下跌6.5%,主要因去年同期基数较高,当时电子出口同比激增32.8%,为2010年6月以来最高增幅。

华侨银行首席经济师林秀心指出,8月非石油国内出口额为133亿元,是自2024年2月以来最低水平。

延伸阅读

加强与全球互联互通等 我国规划新发展路径推动经济繁荣
加强与全球互联互通等 我国规划新发展路径推动经济繁荣
金管局经济师调查:新加坡全年增长预测从1.7%上调至2.4%
金管局经济师调查:新加坡全年增长预测从1.7%上调至2.4%

她说,其他经济体也出现类似下跌,例如日本8月出口连续第四个月下降,其中对美出口创四年多来最大跌幅,表明美国关税冲击正在发酵。不过,受半导体出口带动,韩国8月及9月上旬出口仍增长,显示关税未抑制对人工智能高性能晶片的需求。

出口市场方面,我国对美国、中国,以及印度尼西亚8月的非石油国内出口收缩,对欧盟27国、韩国和台湾则增长。

其中,对美出口额创2019年8月以来新低。林秀心认为,除提前出货效应消退外,美国下半年经济放缓也是重要因素。对中国出口收缩,则反映出中国国内需求疲软。

星展银行高级经济师蔡汉廷指出,8月出口大幅下滑显示,关税可能已通过供应链传导,抑制新加坡出口的外部需求。“此外,电子及生物医药出口,易受到半导体和药品征收高额关税的威胁。”

分析师:AI需求不断扩大 电子产品出口或将恢复增长

林秀心也认为,特朗普威胁的半导体和药品关税一旦落实,可能对出口带来新一轮冲击。

她维持全年非石油国内出口增长2%的预测,但由于美国关税和全球增长前景不明,有可能下调至约1%。“目前仍不确定预期的美联储降息能否抵御美国经济下行风险,尽管我们不认为衰退会是美国2025年的基本情况,但下半年放缓几乎难以避免。”

马来亚银行经济师蔡学敏和李顺荣则较为乐观。他们认为,尽管出口势头有所减弱,但8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等指标显示,贸易大幅持续低迷的可能性不大。此外,比起很多地区,新加坡和亚细安具有相对关税优势,这将支撑区域贸易额。

他们预计,在人工智能需求不断扩大背景下,随着高基数效应减退,电子产品出口可能在9月恢复增长。同时,他们维持我国全年经济增长3.2%的预测。

值得注意的是,8月非石油国内转口(NORX)表现依然强劲,同比增长12.3%,其中电子产品增长21.8%。

蔡汉廷认为,这表明我国作为全球电子供应链核心节点,在美国仍对电子产品豁免关税的背景下,继续发挥关键作用。

美国银行全球研究部(BofA Global Research)的一份报告指出,转口贸易保持韧性,显示批发和零售贸易及运输和仓储行业仍获支撑,它们共占新加坡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0%。美银还将我国全年经济增长预测由2.3%上调至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