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期致力于深化新中交流的外交官,到锐意推动国际化的企业家,再到搭建战略性合作平台,2025年度通商中国奖三位得主以智慧与担当,为新中合作开拓新的方向。

由通商中国主办、华侨银行联合呈献的2025年通商中国奖(Business China Awards,简称BCA),颁奖典礼于9月19日晚举行。奖项分为成就奖、企业奖和青年奖,旨在表彰个人或机构在经贸、社会与文化领域的贡献,展现跨世代、跨领域的“桥梁精神”,凸显新中合作的多元面貌。

企业奖: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 区域互联互通新典范

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签约仪式(上)和中新(重庆)多式联运示范基地(下)。(受访者提供)
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签约仪式(上)和中新(重庆)多式联运示范基地(下)。(受访者提供)

2025年度通商中国企业奖由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简称CCI)获得。该项目于2015年在两国领导人见证下启动,10年来成果显著,成为双边合作的重要典范。

拓展互联互通

项目充分发挥新加坡互联互通优势,满足中国西部发展需求,围绕金融服务、交通物流、航空产业和信息通信四大重点领域取得突破:跨境融资累计逾210亿美元,中新互联互通项目“陆海新通道”集装箱运量增长近10倍,重庆—新加坡航班增至每周24班,开通首个国际互联网专用通道,显著推动经贸与人文交流。

合作也扩展至创新、医疗与教育,包括支持创新项目和孵化高科技企业。新加坡企业投资重庆酒店和旅游设施,“新加坡·重庆周”以及“重庆·新加坡体验周”等活动丰富了双向文化交流。

强化区域枢纽

从新加坡角度看,对重庆的投资稳步上升,金融与数码合作巩固了新加坡作为区域金融与物流枢纽地位。中新互联互通项目“陆海新通道”更打通西部地区通往东南亚及全球的高效路径,提升区域互联互通水平。

开拓合作新局

项目团队表示,获奖既是对10年成果的肯定,也体现新中合作的前瞻意义。展望未来,CCI将重点拓展绿色金融、数码治理、智慧城市和医疗教育等新兴领域合作,并推动中新互联互通项目“陆海新通道”建设成为绿色与数码走廊。站在10周年新起点,项目将继续以创新和联通为引擎,助力打造更加紧密、具韧性与可持续的区域经济,书写互利共赢新篇章。

成就奖:陈燮荣 外交智慧与远见

新加坡前驻华大使陈燮荣获颁2025年通商中国成就奖。(受访者提供)
新加坡前驻华大使陈燮荣获颁2025年通商中国成就奖。(受访者提供)

成就奖得主是新加坡前驻华大使陈燮荣。他于1998至2012年任职14年,活跃在新中关系第一线,见证中国巨变,并推动多项深远影响两国合作的重要项目。

面对荣誉,他引用北宋宰相吕蒙正的诗句:“上人宠,下人拥,人道我贵;非我之能也,此乃时也,命也,运也。”并总结为:“对的上司、对的时机、对的地方、对的团队”。他认为,这份奖属于团队、时代与环境,并特别感谢妻子与家人的支持。

关键外交成果

在苏州工业园发展过程中,他主动促进双方深入交流,促成园区加速完善与升级。他也推动了2004年新中携手共攀新高峰的成立,2008年中新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以及中新天津生态城的启动,凸显新加坡在大国关系中的独特定位。

见证中国转型

任期内,陈燮荣亲眼见证了中国的跨越式发展,高铁等基础设施从起步走向完善,全国面貌焕然一新。更令他印象深刻的,是社会观念的转型:年轻一代的关注点已不再局限于物质追求,而是延伸到公益、扶贫、创新,甚至动物权益。他提醒,新加坡必须对这些转型保持敏锐,才能与时俱进,把握合作机遇。

外交的启示

“外交不是要‘友好’,而是要达成目标。”——成就奖得主陈燮荣

陈燮荣强调,理解中国要从历史与治理模式入手,也要重视文化与人际关系。新加坡必须始终坚守独立立场,并不断展现自身价值,才能在国际关系中赢得尊重。他寄语年轻人:推动新中关系的根基,在于人与人的联系、跨文化的理解,以及独立精神。

青年奖:刘畅 新世代企业家的国际视野

新希望六和董事长刘畅荣膺2025年通商中国青年奖。(受访者提供)
新希望六和董事长刘畅荣膺2025年通商中国青年奖。(受访者提供)

青年奖得主是新希望六和董事长刘畅。自2013年接任以来,她与管理团队提出“五新企业”战略:建设新机制、布局新赛道、探索新科技、担当新责任、任用新青年。她强调集团的使命始终是“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

企业愿景与战略

作为集团国际化的枢纽,新加坡提供了供应链与预混料支持,并借助金融体系实现多币种融资与风险管理。疫情期间,本地业务成为“稳定器”,保障海外工厂原料供应,为集团拓展提供资金与合作支撑。

“新加坡在集团国际化布局中发挥枢纽作用,不仅提供供应链与预混料工厂的稳定支持,还借助成熟的金融体系实现多币种融资与风险管理。”——青年奖得主刘畅

可持续与创新

她推动集团建立覆盖全产业链的食品安全体系,并自主研发“鸿瞳”数字营养系统,实现实时营养配方调整,减少浪费。同时引入无抗饲料、减量包装、人工智能估重与无针注射等技术,既提升动物福利,也推动环保与可持续目标的落实。

青年与未来

刘畅积极推动青年参与国际合作,与新加坡高校合作开展宣讲、实习与工厂参访。她勉励年轻创业者,应深入了解中国的产业优势,同时善用新加坡在金融、贸易与法律制度上的便利,把握国际化机遇。

她认为新加坡作为海外总部将承担更多职能,并寄语两地青年:中国创业者应把握新加坡这一战略支点,拓展全球视野;新加坡企业家则应相信中国市场潜力,积极开拓在华业务。

携手共进未来

在颁奖典礼上,通商中国主席李奕贤说,新中建交35年来,两国关系日益紧密,并在多个层面开花结果。

“除了两国领导人之间的频密往来,两国工商界也在共同利益领域展开紧密而有意义的合作。今年的得奖者在推动新中关系中作出杰出贡献,他们的成就不仅建立了互信与友谊,也激励年轻一代取得更大成就。”——通商中国主席李奕贤

华侨银行副首席执行官陈德隆则表示,新中持久的伙伴关系不断为创新、合作与发展开创新局面。“通商中国奖作为重要平台,表彰有远见的领袖和企业,他们不仅巩固跨境联系,也树立了卓越的新标杆。作为一家在新中两地都有深厚根基的银行,华侨银行很荣幸能支持并携手这些推动区域未来发展的企业与个人。”

今年的通商中国奖在延续传统的同时,也凸显绿色发展、科技创新与社会责任等时代重点,旨在提升公众对新中长期合作价值的认知,并通过公正的评审流程,确保每位得主的贡献获得应有肯定。

欲了解更多详情,可浏览通商中国奖官方网站。

【本文由通商中国呈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