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不可能重回上世纪90年代的旧世贸组织体系,但彻底放弃规则更糟糕。因此,基于规则的全球经济秩序必须加以改革。

我国副总理兼贸工部长颜金勇星期五(9月19日)出席第16届慧眼中国环球论坛,并在发表主旨演讲时提出这一观点。他也强调:“在国际秩序承受压力之际,我们必须抵制走向单边主义和强权政治。未来仍须以规则为基础,但这些规则必须根据当今现实加以更新。”

颜金勇演讲时指出,自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以来,全球贸易规则为各国带来可预测性和稳定性,也促成经济腾飞,使逾10亿人脱贫。但随着中美经济关系出现摩擦,这一体系开始承压。

他说,中国迅速扩张的工业能力,对美国在内的先进经济体的制造业构成挑战。根据美国经济学家奥托(David Autor),美国在1999年至2011年间,因中国产品进口而失去约240万个制造业工作岗位,引发了对全球化的质疑。

如今,全球体系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世贸组织难以达成新协议,争端解决机制陷入瘫痪,“最惠国待遇”等原则面临侵蚀。而近期,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急剧增加,中美两国都以自己的方式走向了单边主义。

延伸阅读

维文:新中关系“同中有异” 全球唯二以华族居多主权独立国
维文:新中关系“同中有异” 全球唯二以华族居多主权独立国
经济学家刘元春:中美必将达成协议 其中既有合作也有对抗与模糊
经济学家刘元春:中美必将达成协议  其中既有合作也有对抗与模糊

目前中美通过贸易休战避免了最糟糕情况。但这一不安的平衡十分脆弱,一旦被打破,且有更多国家诉诸于强权手段,世界将面临供应链碎片化、不确定因素上升和增长乏力的风险。”

颜金勇说:“我们不可能回到上世纪90年代的旧世贸组织体系,但彻底放弃规则更糟糕。因此,我们必须改革基于规则的全球经济秩序。”

新加坡因此支持世贸组织内部的灵活多边主义,通过联合声明倡议机制,让有意愿的成员先行,在电子商务、服务业监管与投资便利化等议题上率先达成协议,同时保留其他成员加入的可能。

颜金勇也说,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展协定(CPTP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及未来投资与贸易合作伙伴关系(FIT-P)等区域与跨区域机制,能够先行推动新议题和规则制定,为全球经济建立更包容与更灵活的框架。

他说:“这些协议并非世贸组织的替代品,而是作为全球经济迈向更具包容和更灵活框架的探索先锋。”

展望未来,颜金勇认为,全球贸易规则须与时俱进。如果国际社会能够改革世贸组织,推进务实的多边协议,更新贸易规则,以反映数码化、绿色转型和新技术的现实,就能维护一个基于规则、惠及所有人的秩序,并在未来几十年建立一个更强大、公平和具韧性的全球经济。

新中关系发展 与全球贸易演变紧密相连

今年新加坡与中国庆祝建交35年。颜金勇说,1990年建交以来,新中关系不断深化。中国自2013年起成为新加坡最大的货物贸易伙伴。去年,双边贸易额达1700亿元,占我国全球货物贸易总额的约13%。新加坡亦是中国最大的外资来源国,2013年以来对中国累计投资达2230亿元。

他也说,苏州工业园区、天津生态城与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这三大政府间合作项目,体现两国合作随着中国发展阶段而演进。

新中两国于2023年把双边关系提升为“全方位高质量的前瞻性伙伴关系”,深化在绿色转型、数码经济及创新领域的合作。

颜金勇说:“过去35年,新中关系的发展与全球贸易体系的演变紧密相连。两者都显示出开放与规则如何带来增长、稳定与繁荣,但同时也提醒我们,不能视这个体系是理所当然存在的。”

来自20多个国家的600多名政商学界代表出席星期五的慧眼中国环球论坛,探讨如何在动荡的全球变局中应对挑战、把握机遇。今年的论坛主题为“全球变局下的博弈与机遇”,围绕地缘政治、区域合作、中国政策、科技创新等话题展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