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今年首九个月,全球多家国际大型企业陆续进行大规模裁员,受影响员工人数高达15万6726人。

本地近期也频频传出裁员消息。国际公关公司We. Communications因业务下滑而裁员,新加坡办事处受波及;旅游平台Agoda则裁撤约50名员工,主要集中在包括新加坡在内的客户体验部门。

分析师认为,全球范围内的裁员潮正在加速,尤其是在科技和外向型企业中尤为明显。原因主要包括自动化升级、成本压力以及人工智能(AI)推动的业务重组。

对于新加坡的情况,人力资源公司仁立国际执行董事梁昌国博士受访时指出,本地劳动力市场在过去两个季度表现出韧性,失业率维持在较低水平。

他说:“本地裁员率仍然较低。今年第二季,每1000名员工中仅有1.4人被裁退,较上一季有所减少。整体劳动市场在经济不确定性及数码化转型的背景下,仍旧保持相对稳定。”

延伸阅读

分析:AI加速职场技能变革 雇主降低学历要求
分析:AI加速职场技能变革 雇主降低学历要求
调查:本地企业难抵关税冲击 须裁员冻薪应对
调查:本地企业难抵关税冲击 须裁员冻薪应对

根据科技行业就业追踪网站TrueUp的数据,今年以来,微软、亚马逊、甲骨文、谷歌等大型企业都陆续进行大规模裁员。7月份裁员人数最多,当月共有4万6506人被裁,其中英特尔就占了2万1400人。

跨国咨询公司埃森哲(Accenture)也加入重组行列,短短三个月内裁员超过1万1000人。管理层指出,裁员行动预计会持续到今年11月,重点针对那些未能掌握AI技术的员工。

在回应《联合早报》询问关于本地员工是否受影响的问题时,埃森哲新加坡方面以“不便披露员工人数”为由,拒绝提供详情。

这波裁员潮不仅席卷科技行业,德国汉莎航空(Lufthansa)也宣布将在未来几年内削减4000个行政岗位,以提升盈利能力。

梁昌国指出,人工智能在劳动力市场的角色正迅速演变,一些职位诸如文书、行政、客户服务,甚至是法律文员等,成为最容易被AI替代的岗位。

人工智能不是裁员主因

不过,谈及企业裁员的原因,梁昌国强调,AI并非唯一驱动因素。

他说:“全球及本地的裁员潮受多重因素影响,包括企业采用数码化和AI的应用、商业模式转型,以及更重要的是经济放缓带来的压力。”

跨国招聘公司华德士新加坡(Robert Walters Singapore)银行及金融服务高级顾问吴施桦也认为,尽管AI技术在改变劳动力需求方面发挥了作用,但近期裁员主要还是源于传统的成本削减和业务重组。

她说:“在现阶段市场环境下,裁员多因削减成本和调整业务结构。AI则加速了客户服务、内容创作及营销分析等领域的自动化,这些领域过去需要庞大团队,如今企业通过AI提升效率,同时缩减部分岗位。”

吴施桦认为,这波裁员潮可看作是正常的经济调整周期。但与以往相比,今年的裁员规模和影响范围更大,主要受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地缘政治紧张及技术变革等多重因素驱动。

谈及裁员潮是否会持续,梁昌国认为,随着政府落实针对性干预措施,本地的裁员趋势预料会保持温和。“尽管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可能会抑制某些行业招聘,但整体劳动力市场预计仍具韧性。”

吴施桦预计,如果全球经济形势在明年上半年趋稳,企业逐步适应技术变革带来的挑战,裁员现象有望逐步缓解。

她补充说:“预计未来企业将把重点转向提升员工技能,以适应新兴岗位需求,而不是单纯依赖裁员。同时,政府支持数码化转型和劳动力发展的举措,有望催生更多高增长机会,减轻裁员带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