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影响力领袖奖(个人)

“新加坡进口超过90%的粮食,城市农业不应仅仅被视为一种爱好,更是实现‘粮食自主权’与增强韧性的重要途径。”

城食花园(Edible City Garden)创始人刘悦(44岁)受访时表达了以上想法。

该公司成立于2012年,致力推动城市农业。从为米其林星级餐厅供货的屋顶农场,到让年长者与弱势群体重获生活意义的疗愈农场,城食花园见证城市农业的多元化发展。

“我常从散步中汲取灵感,观察生态系统的再生与联结;这些瞬间都坚定了我的信念——可持续发展并不是效率至上,它更关系到韧性、联结与新生循环等(课题)。”—— 城食花园创始人刘悦

永续发展从食物入手

刘悦说:“推动我前行的信念是:食物是理解更广泛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公义的一条重要途径。”

刘悦却从小就意识到人类与食物的关系塑造我们与世界的联结。他离开原先任职的广告行业后,到英国各地参与世界有机农场机会组织(WWOOF)项目,加深对该领域的接触,最终在英国东萨塞克斯郡的爱默生学院学习了生物动力农业。

这些体验,让他领悟到农业不仅是生产食物,更赋予守护土地的责任,一种扎根社区的生活方式。

“我常在大自然中散步以汲取灵感,观察生态系统的再生与联结;这些瞬间都坚定了我的信念:可持续发展并不是效率至上,它更关系到韧性、联结与新生循环等(课题)。

用不同语言打动不同群体

刘悦说:“要打动不同利益相关方,我们必须用他们理解的语言沟通:面向企业,我展示农场如何提升品牌形象和客户参与度;对决策人,我得证明绿地如何实现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目标;对社区,我强调农耕促进联结、赋予意义并带来喜悦。”

他在澳大利亚的博士研究,让他找到理解和表达这些观察的新方式,并用‘城市粮食自主权’等概念来整理思路。

刘悦推动和发展多个项目,展现城市农业的多重功能,包括将屋顶变菜园、将厨余转化为土壤的闭环系统,到将微型蔬菜循环利用为景观植物。

其他还有协助凯源中心和乐雅臻选酒店等场地,将闲置空间转化为高产量的生态资产。城食花园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努力,也涵盖创造包容性就业,通过关怀园艺项目,携手年长者、残障者及边缘群体,为农业注入疗愈价值与生产价值。

城食花园也从校园菜园到企业推广社区教育,通过工作坊致力于普及饮食素养。

公司下一步是扩大实践规模并完善评估体系,致力在女皇镇耕地推广园艺疗法模式,将可食景观融入医院、养老院和学校,成为疗愈性营养基础设施的一部分。

“我的目标是推动城市农业从个别试点项目转向系统性整合,使它不再被视为‘附加项目’,而是建设可持续发展和包容城市的关键公共基础设施。”

刘悦至今已带领城食花园在全岛建成逾280个可食用花园和城市农场。他的贡献得到肯定,获颁个人组别的“年度影响力领袖奖”。


更多“可持续影响力奖”的相关报道


【本文由大华银行呈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