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巩固全球第三大外汇中心的地位,仅次于英国和美国,今年4月时的日均交易额为1.485万亿美元(约1.92万亿新元),较2022年4月时大幅度增加60%。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星期三(10月1日)发文告指出,新加坡外汇交易额占全球的比重,从2022年4月时的9.5%,增至2025年4月时的11.8%。这些数据来自国际清算银行星期二(9月30日)发布的中央银行调查报告。
国际清算银行每三年一次针对全球外汇和场外交易(OTC)衍生品市场进行调查。
新加坡2013年首次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三大外汇中心。在最新调查中,香港和日本分别排在第四和第五位。
新加坡的外汇日均交易额增长广泛由主要货币所推动。其中,美元、日元和欧元的外汇交易额领先,2022年至2025年期间取得介于36%至65%的涨幅。人民币和澳元的交易额也上升。
现汇(spot)、远汇(forward)和外汇掉期(swap)共占交易的90%。这些产品的交易额在2022年至2025年期间上升42%至61%。
场外利率衍生产品交易额多33%
与此同时,今年4月时,场外利率衍生产品的每日交易额平均2080亿美元,较2022年4月时多了33%。美元、日元和澳元的利率衍生品在新加坡市场的交易最为活跃。
金管局金融市场发展司司长林靖凯指出,新加坡的外汇交易额取得强劲增长,受益于亚洲时区的资金流动更深化,以支持本区域的经济和对冲需求。
他说:“(全球)主要货币和区域货币,以及外汇工具广泛取得增长,反映了新加坡是值得信赖的枢纽,且提供高效的价格发现。这进一步巩固新加坡作为全球投资者进入亚洲快速发展经济和金融市场的门户地位。”
针对我国外汇市场交易额持续增加,Moomoo新加坡首席投资策略师林子平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指出,有鉴于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全球贸易政策不断变化,以及各国央行政策分歧,在主要贸易枢纽进行汇交易,对投资者、决策者和各类机构而言至关重要。
展望接下来,林子平认为,尽管美元依旧稳居最活跃交易货币的王者地位,但考虑到去美元化趋势以及贸易政策不稳定,投资者对一篮子亚洲货币的需求预计更高。
人民币全球交易额紧逼英镑
另一方面,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调查,人民币的全球交易额已飙升至折合每日8170亿美元,10年来紧逼英镑的趋势得以延续。人民币目前占全球汇市交易的8.5%,高于2022年的7%。
作为交易额排名第五的货币,人民币与位居第四的英镑正在拉近距离。英镑的占比从12.9%下降到10.2%。
中国多年来一直在努力提升人民币的全球吸引力,北京为削弱美元的主导地位而加速资本松绑。尽管如此,今年人民币国际化的指标还是发出了喜忧参半的信号。例如,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数据显示,人民币8月在全球支付货币中的占比降至2.9%,远低于去年同期的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