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首次公开售股(IPO)活动逐步回温,集资规模在全球排名上升到第九,超越伦敦。展望未来,受访分析师认为,低利率时代的来临,或可在今年和明年吸引更多上市活动。

据彭博社资料,今年首九个月,新加坡上市活动集资规模达14亿4000万美元(约18亿6000万新元),这主要受房地产投资信托上市推动。

全球排第一的是美国,今年以来上市集资规模大约529亿美元;接着是香港和中国大陆,上市活动集资额分别接近234亿美元和162亿美元;印度和沙特阿拉伯则排名第四以及第五,分别迎来近112亿美元以及44亿美元的上市集资额。

以往全球IPO中心之一的伦敦,排名滑落三位至第23名,筹资额大减69%至2亿4800万美元,写下35年来最差表现。

谈及新加坡的上市活动,辉立证券研究投资经理谭鉫澄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虽然首三季的表现反映出上市活动正在复苏,但还没到“强劲”的程度。“我们仍须观察其他指标,包括上市活动的宗数、是否涵盖更多行业、上市后的股价表现和交易量等,才能评价上市活动是否火热。”

延伸阅读

资本市场从“漫长寒冬”复苏 中小企业上市兴趣有多浓?
资本市场从“漫长寒冬”复苏 中小企业上市兴趣有多浓?
本地第二上市公司 逾半今年来股价大涨
本地第二上市公司 逾半今年来股价大涨

尽管如此,他也提及,随着美联储开始降息,让全球逐渐步入低利率时代,我国上市活动确实有望更加活跃,尤其是信托领域。

今年迄今,我国共有八宗上市活动,当中最受瞩目的,为NTT数据中心房地产投资信托(NTT DC REIT)的挂牌。信托在7月中旬敲钟,一共集资7亿7300万美元,是今年乃至2013年以来最大的本地上市活动。

今年以来的第二大上市活动,为胜捷住宿房地产投资信托(Centurion Accommodation REIT),一共集资7亿7110万新元。

也有公司在我国第二上市,如香港上市公司康哲药业控股(China Medical System),7月登陆新加坡交易所,首日便大涨11%。

流动性和交易量不足或是新交所短板

过去几天,另有四家公司提交初步招股书,计划在我国上市,包括经营共居业务的合乐屋控股(Coliwoo Holdings)、食品厂商隆原控股(Leong Guan Holdings)、粘合剂厂商星谦发展控股(Infinity Development),以及特殊工业房地产发展商顺福企业控股公司(Soon Hock Enterprise)。

今年8月,新交所全球业务发起和拓展部主管保得胜(Pol de Win)透露,有超过30家公司正计划在本地挂牌

尽管我国上市活动正逐步回温,但谭鉫澄直言,仍有部分因素会限制我国上市活动。“和美国、香港等市场相比,新加坡仍面临流动性与交易量不足的问题,容易造成估值折价,而且行业主要集中在金融、信托、工业板块。

“一些大型企业可能会因此到其他交易所挂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