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出口和新订单增长加快,带动我国制造业重回扩张区间,但市场对制造业前景看法不一。

有分析认为,虽然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近期开始回稳,但还是低于今年初水平。受全球经济动荡和新一轮行业关税不确定性影响,外部需求可能趋于疲软,新加坡制造业仍面临挑战。

不过也有经济师说,贸易疲软可能只是短暂现象,对本地制造业前景预期感到乐观。

新加坡采购与物流管理学院(SIPMM)星期四(10月2日)发布数据,我国9月份制造业PMI较之前一个月小幅上升0.1至50.1,处于扩张区间。

报告指出,9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略有上涨,主要受新订单、新出口、投入品采购及积压订单指数扩张加快推动。此外,制成品、进口和投入价格等指标也在加速扩张。

延伸阅读

受关税冲击8月制造业产值跌7.8% 结束连续13个月增长
受关税冲击8月制造业产值跌7.8% 结束连续13个月增长
我国商业活动增速放缓 企业忧贸易不确定因素阻碍业务发展
我国商业活动增速放缓 企业忧贸易不确定因素阻碍业务发展

就业指数虽已连续半年处于萎缩区间,但收缩速度有所放缓;未来商业指数的萎缩速度同样减缓。工厂产出指数在连续五个月萎缩后恢复扩张;供应商交货仍保持扩张,但速度放缓。

电子业采购经理指数在新订单、新出口和工厂产出扩张速度加快的支撑下,环比升0.3至50.7。值得注意的是,电子业就业指数在连续五个月萎缩后恢复扩张。

电子业成增长主力

马来亚银行经济师李顺荣告诉《联合早报》,电子业似乎是推动整体制造业改善的主要动力。

他说:“电子需求依然强劲,所有与需求相关的指标,包括新出口、新订单等都出现更快的扩张速度。电子制造商加大投入采购力度,表明他们对需求前景保持乐观,对未来业务的信心也有提升。”

星展银行高级经济师蔡汉廷指出,整体制造业和电子业采购经理指数之间的差距正在扩大。“电子业的增长速度和水平都高于整体制造业。反映出美国暂时豁免电子产品关税,以及持续的人工智能(AI)相关需求,利好电子业。”

他说,其他制造业板块表现参差不齐,比如运输工程领域表现亮眼,主要得益于飞机保养、维修和翻修需求持续增长。相比之下,高附加值的制药业正面临不利局面。

蔡汉廷说:“自10月1日起,美国对品牌或专利药品征收100%关税。尽管多数跨国制药公司可能因在美国建厂或扩大业务而获得关税豁免,但商业信心仍会受到负面影响。”

李顺荣则认为,虽然8月份非石油国内出口和制造业产值出现萎缩,但整体制造业和电子业PMI扩张加快,表明贸易和制造业的疲软可能只是暂时的。

他说:“鉴于新加坡10%的低关税率、前几个月美国零售和批发商库存增长相对缓慢,我们对本地制造业前景预期,比市场普遍预期的更为乐观。”

亚细安制造业持续扩张

另一方面,亚细安制造业活动持续回暖。9月份PMI从前一个月的51升至51.6,创14个月新高。

根据标普全球(S&P Global)发布的报告,新订单和产出稳健扩张,采购活动也同步回升。与此同时,企业恢复招聘,结束了长达六个月的裁员。

标普全球市场财智(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经济师贝卢兹(Maryam Baluch)说,积压订单的新增与成品库存持续减少,显示制造商未来可能进一步扩大劳动力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