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人工智能晶片巨头英伟达、新加坡理工大学携手成立的人工智能中心正式启用,计划在未来三年培训超过200名人工智能从业人员。这也是英伟达在全球范围内,首个正式与高等学府设立的人工智能中心。

数码发展及新闻部长杨莉明星期四(10月2日)为“新加坡理工大学(SIT)与英伟达(Nvidia)人工智能中心”(SNAIC)主持开幕仪式时指出,我国须持续扩大人工智能从业员的规模,相关人员也应掌握数据科学、机器学习等技能,而这个中心的成立,与政府的愿景遥相呼应。

她还指出,人工智能(AI)与人类能共同打造“AI梦之队”。 

SNAIC于去年4月成立,如今正式落户新工大榜鹅校区。中心目前拥有约30名研究员,且已和超过70家企业合作,包括地铁业者SMRT、保诚保险(Prudential)等。

谈及中心的培训计划,杨莉明说,学员首先会接受两个月的密集技能提升课程,内容紧扣着英伟达深度学习院的课程体系。随后,学员会参与为期四个月的行业领域实践项目,学习如何为各别行业作出贡献。

延伸阅读

杨莉明:新加坡数码门户与世界共享经验 助缩小数码鸿沟
杨莉明:新加坡数码门户与世界共享经验 助缩小数码鸿沟
杨莉明:应尽快辨识AI风险制定应对方案
杨莉明:应尽快辨识AI风险制定应对方案

她指出,透过结合新工大在应用人工智能、转化研究方面的优势,以及英伟达的尖端技术与专业知识,中心将协助各类具规模的企业理解、试验、开发和落实人工智能解决方案。

举例来说,SMRT正与中心合作开发一系列解决方案,旨在提升运营效率和改善通勤体验,包括打造以人工智能为基础的安全调查系统,加快汇报与调查事故的效率,以及设计由人工智能驱动的应用,让民众能快速掌握巴士到站时间等信息。

至于保诚保险,也透过这项合作,将人工智能融入业务中,优化客户体验,以及将公司打造成领先的数码保险公司。

资讯通信媒体发展局是SNAIC项目的推手之一,发言人回应《联合早报》询问时说,目前新加坡人工智能从业员已超过6000人,比2023年增加近25%。资媒局也已设下目标,未来几年将人数增至1万5000人,这符合全国人工智能策略2.0的目标。

杨莉明:须思考人工智能与人类关系

除了人工智能专业从业员,杨莉明说,我国同时需要更多“人工智能双语人才”(AI bilingualists),“他们是各领域的专家,例如放射科医生、会计师、律师和创作者等。他们可在人工智能培训与应用中,贡献宝贵专业知识。”

人工智能蓬勃发展之际,杨莉明也认为,大家须认真考虑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关系。“我们的第一反应,不应该是如何让人工智能强大得足以取代人类,而是如何让人工智能,帮助增强每个人的能力。”

为培养高级人工智能人才,新工大也在SNAIC支持下,设立应用人工智能博士培训中心,计划每年培训10名和行业挂钩的博士生,处理与合作伙伴共同面临的人工智能挑战。

新加坡理工大学副校长(应用研究)龙素人说:“结合大学的应用学习方法,以及英伟达的专业知识后,我们将共同开发能应对现时挑战的解决方案,缩短人工智能研究与企业需求之间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