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上周新加坡交易所推出新系列指数后,投资资讯平台Smartkarma宣布首次推出追踪新加坡市场的指数系列,聚焦被低估的公司。
Smartkarma近日发文告宣布这个消息。这个名为“新加坡价值提升”(Singapore Value-Up)的指数系列,定位是发掘及支持在新加坡交易所挂牌的被低估公司,特别是公司进行战略转型、重组、资本循环、分拆和主题转向等阶段。
Smartkarma指出,推出指数的目的,是把研究驱动的投资主题,转化为可操作的投资组合。
这系列共有四个指数,分别追踪大市值、中小市值、所有市值、以及流动性更高的股票。
涵盖所有市值的价值提升指数共有50只成份股,权重最高的几只股包括胡金标控股(OKP)、富旺朝控股(Food Empire Holdings)、华中环球(Huationg Global)、好逑机构(Hor Kew)和伟合控股(Wee Hur Holdings)。2020年5月至2025年9月期间,这个指数的累计回报达169.8%,年化复合增长率约20.1%。同期,新加坡海峡时报指数的涨幅为66.8%。
Smartkarma指出,与传统的被动型指数基准不同,Smartkarma的指数具有高度主动敞口,并内建风险管理机制,让投资者能够把握结构主题,同时追求更优越的风险调整后回报。
Smartkarma:新加坡可成为区域价值投资标杆
Smartkarma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卡普尔(Raghav Kapoor)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风险管理机制包括:当成分股跌破设定门槛时会被移除;一旦信号转为负面且表现落后,就会触发退出;每月再平衡指数,确保投资组合维持纪律性。
他也说:“新加坡若能复制日本的治理改革,或韩国的市场基准化做法,能使本地资本市场成为区域价值投资的标杆。”
新交所资本市场发展主管陈锦光说,新加坡价值提升指数为展示长期潜力的上市公司提供新的舞台,有助提升市场透明度、公司治理与投资人互动。
上星期,新交所推出两个新指数,以提高市场对海指成份股以外上市公司股票的认识和关注。这两个新指数追踪的是在海指以外的50只大型和有流动性的主板股票的表现。
盛宝银行首席投资策略师查纳纳(Charu Chanana)说,虽然市面上的新指数创造了机会,但也伴随着风险。她举例说,中型市值股可能波动更大,买卖差价也比较大。
此外,除非有交易所挂牌基金或共同基金追踪指数,否则要复制指数的投资曝险,需要个股投资,成本高,也复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