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减碳和绿色能源转型之路挑战重重,但我国仍需坚定推进相关议程,绝不能选择忽视。

总理公署部长兼财政部和国家发展部第二部长英兰妮星期三(10月8日)在联合国全球契约新加坡网络峰会(UNGCNS Summit)上讲话时,做出这样的表示。

她指出,在国际上,气候议题正面临经济与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影响,诸如全球生活成本的上升,进一步加剧了绿色转型的负担。

她说:“即使在通胀较低、经济环境较为有利的情况下,争取国际承诺和支持依然充满挑战。这些都是不可忽视的现实,但气候变化不会因为我们的步调不一而停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也正逐步临近。”

英兰妮说,毫无疑问,我国必须推进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但我们也要清楚,这条道路不会平坦。我们需要让所有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携手前进,而不是将任何人落在后面。”

延伸阅读

过程复杂耗时 企业披露范围三温室气体排放量面对挑战
过程复杂耗时 企业披露范围三温室气体排放量面对挑战
我国扩大碳排放系数五类别 助企业精准测碳
我国扩大碳排放系数五类别 助企业精准测碳

她也提到,亚洲的升温速度几乎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去年,新加坡经历了有史以来最炎热的一年,“极端气候现象变得愈加激烈且难以预测。”

为了推动本地企业减碳,新加坡排放系数注册处(SEFR)将新增五个类别的排放系数(Emission Factors),涵盖清洁、安全、专业服务、信息与通信技术以及产品碳足迹,助力相关企业更精准地衡量和追踪自身的碳足迹。

排放系数是特定活动或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比率。

扩大碳排放系数类别 助企业精准测碳

新加坡工商联合总会(SBF)星期三发文告指出,自2026财政年起,新加坡海峡时报指数成份股,必须开始披露范围三(Scope 3)的碳排放数据。同时,越来越多非海指成份股也主动进行数据披露。“准确披露数据不仅能获得客户的信任,也有助于企业更好地管理气候相关风险。”

配合上述趋势,新加坡排放系数注册处将进一步扩充数据库,工商联合总会说:“这一不断增长的数据库,有助企业简化计算过程,并提升报告的可信度。”

文告也提到,新加坡排放系数注册处在成立的第一年,已惠及超过700家本地企业,帮助他们更便捷地报告范围一、范围二,以及部分范围三的排放。

范围一是企业自己直接排放的碳,比如自有设施和设备产生的;范围二是企业使用的电力和能源间接产生的排放;范围三是企业供应商产生的排放。

此外,工商联合总会旗下的数码平台NetZeroHub.SG也增设了社区论坛,以及扩大解决方案提供商名单,协助企业减碳。英兰妮说,企业可透过这平台了解最新的可持续发展活动、更便捷地寻找合作伙伴等。

另一方面,英兰妮指出,亚太区在气候融资方面,仍面临超过8000亿美元的缺口,“若无可信的标准,就难以吸引资金流入。”

她说,2023年推出的新加坡—亚洲可持续金融分类法(Singapore-Asia Taxonomy for Sustainable Finance)有助于缓解问题,目前星展银行、华侨银行、大华银行都已将分类法纳入可持续融资的框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