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经济增长强于预期,加上抑制通胀的部分因素减弱,促使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在10月份的政策会议中,维持新元现行升值步伐。
这是金管局继7月份后再次按兵不动。展望接下来,经济师指出,如果经济下行风险增加,当局有理由为了预防,在明年祭出宽松货币政策。
金管局星期二(10月14日)发布货币政策声明。当局说,自上次货币政策检讨以来,全球经济保持韧性。全球贸易的提前出货,加上人工智能(AI)领域相关投资,提振了新加坡主要贸易伙伴的制造业生产和贸易。
与此同时,今年第一季至第三季,本地经济同比增长3.9%,高于趋势水平。全年而言,产出缺口今年将保持正值,即意味需求旺盛,产出超过需求潜力。不过,随着明年经济增长预计放缓,产出缺口可能回落到零左右。
此外,随着抑制通胀的暂时性因素逐渐消退,核心通胀率预料会在短期内触底后,逐步在2026年回升。
金管局说:“基于此,当局将维持新元名义有效汇率(S$NEER)政策区间的现有升值幅度,可波动范围的宽度及中间轴维持不变。”
核心通胀短期见底 明年料逐步回升
声明指出,我国第三季核心通胀率0.4%,低于第二季的0.6%。大多数商品和服务的通胀率均放缓。
不过,金管局预计,未来几个季度,一些抑制通胀的因素将减弱,这包括全球原油价格跌速放缓。
国内方面,在家庭财务状况稳健、就业市场大致稳定的支撑下,本地私人消费预计将持续平稳。另外,过去一些行政费调整带来的物价压力,也可望从今年第四季起逐渐消退。
当局预计,2025年全年平均通胀率料落在0.5%左右,2026年则介于0.5%至1.5%。
各领域通胀方面,随着租金涨幅缓和,住房通胀预计随之放缓。私人交通方面,随着拥车证配额供应进一步增加,相关通胀压力有望减轻。
尽管如此,通胀走势仍存在不确定性。若地缘政治局势等因素引发供应冲击,可能推高部分进口商品和航运相关成本。
若贸易战带来经济风险 当局或采取预防性宽松政策
金管局说:“随着美国与一些国家达成贸易协议,围绕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有所减弱。当局正密切关注关税的实际执行情况,以及贸易冲突和中断再次爆发的风险。”
今年首两季,金管局一连两次放宽货币政策,也是当局时隔两年首次调整货币政策。之后,当局在7月决定按兵不动,维持新元现行升值步伐。
星展银行高级经济师蔡汉廷和货币策略师黄鲳诚认为,金管局目前无须急于调整政策,但为应对下行风险,当局仍保留在明年采取预防性宽松政策的选择。
“尽管美国加征关税的影响仍属可控,但下行风险依然存在,包括中美贸易关系紧张,以及特朗普对半导体和药品征收关税的举措,让全球经济持续面对超预期放缓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