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战冲击全球经济,本地企业也因此受到波及。尽管如此,我国就业市场前景依然保持乐观。裁员人数可能会略微增加,但预计不会出现大幅上升。

金管局在星期二(10月14日)发布的半年度《宏观经济评估》中提出上述看法。当局说,各项招聘调查均显示净就业前景乐观,意味着员工人数增长速度可能会放缓,但净就业岗位仍将持续增加。

标准化的人力调查数据显示,总体招聘意向水平与历史平均水平大致持平,这显示就业增长应该会持续下去。“虽然裁员人数可能会适度增加,但预计不会大幅上升,因为企业的资产负债表预计将保持韧性,居民失业率也应该会保持在低位。”

根据人力部上个月公布的数据,第二季本地被裁人数为3540人。其中信息与通信、金融与保险服务领域裁员人数稍有增加,企业重组仍是裁员主因。

建筑业就业强劲 餐饮零售表现疲软 

在各领域方面,建筑业、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招聘加速,总就业人数有所增加。工作准证持有者的人数增长更快,尤其是在建筑业。而在金融保险和卫生与社会服务这两个行业,本地居民就业增长更快。

延伸阅读

金管局:关税带来“慢性冲击” 企业调低价格和工资应对
金管局:关税带来“慢性冲击” 企业调低价格和工资应对

不过,由于餐饮和零售业表现疲软,本地居民在内需相关服务业的就业有所下降。

尽管整体就业人数有所增加,但其他指标显示就业市场依然趋缓。第二季,职位空缺与失业人数比率下滑,反映多数行业对人力需求放缓。整体职位空缺率虽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历史平均水平。此外,辞职率和招聘率也进一步下降,显示更多人留在原本的岗位。

此外,虽然整体市场接近充分就业,但旅游相关领域、行政和支持服务,以及水上运输行业的职位空缺率有所上升。

企业倾向调薪而非裁员 薪资涨幅下来或趋缓

金管局也说,部分公司透过调整薪资控制成本。居民每月平均名义收入的增长,已从去年第四季的6.5%高水平回落。这是因为过去几年发放的花红金额较高,而今年有所回归常态。

人力部第二季进行的调查显示,计划增聘员工的公司比例减少幅度,小于计划加薪的公司比例减少幅度,反映出企业更倾向于通过调整薪资来应对成本压力,而非裁员。因此,接下来几个季度居民薪资增幅可能会趋缓。

当局还指出,在全球层面,关税冲击呈现的慢性冲击(slow burn)态势预料将持续。“实际经济活动可能随之大幅萎缩,而风险规避情绪加剧,导致金融环境无序收紧,从而进一步加剧这一局面。”

当局指出,全球层面面临的风险包括贸易摩擦加剧,可能导致外部需求大幅回落,以及私人投资主要集中在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AI)基础设施的扩张上,也引发了对这类投资能否维持强劲动能的疑虑。

“如果这类风险成为现实,企业可能不得不采取更大规模的减产和裁员措施,以确保财务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