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开盘的荷兰村私宅项目Skye at Holland首日便售出99%单位,平均尺价为2953元,成为今年最热销的新盘。
值得一提的是,荷兰村已有近六年未推出新私宅项目,上一个新盘是2019年推出的商住混合项目 One Holland Village Residences。它位于Skye at Holland旁,共有296个单位,已于2023年8月全部售罄,部分单位成交价超过千万元。
根据市区重建局(URA)数据,2020年至今,One Holland Village Residences的尺价中位数为2839元。项目在今年2月有一笔楼花转售(subsale)交易,一个面积1238平方英尺的单位以468万元转手,尺价高达3781元,显著高于新开盘的Skye at Holland。
在上述两个项目之前,荷兰村周边虽有一些私宅项目,但规模不大,转售市场不算活跃。
荷兰路上的永久地契项目Loft@Holland于2015年建成,仅41个单位,以一卧房为主。今年共有四笔转售交易,尺价介于2085元至2382元,较前两年温和上升。
另一永久地契项目The Ford @ Holland建成于2009年,共85个单位,户型多样,今年共四笔转售,尺价介于2085元至2382元。
更早一些的项目有Leedon 2(72个单位,建成于1997年)和The Merasaga(116个单位,建成于1995年),转售价格相近。
Leedon 2是永久地契,今年三笔转售价介于1974至2156元。The Merasaga是99年地契,今年没有转售交易,去年的三笔转售尺价介于1960元和2140元。
荷兰村私宅受益于周边科技园区需求
谈及Skye at Holland热销和荷兰村私宅表现,分析师认为,荷兰村私宅吸引力不仅来自地段本身的便利,也受益于周边科技园区带来的长期需求。Skye at Holland在此时推出,显得稀缺。
ERA产业总裁朱泳强指出:“纬壹科技园区和新加坡科学园共有超过6万名职场人士,而附近非有地私宅供应仅约5220个单位。需求强、供应少,为项目带来可观的租赁和转售潜力。”
博纳产业(PropNex)总裁冯景祥与大亨房地产网站(MOGUL.sg)首席研究师麦俊荣则认为,精准的定价策略是Skye at Holland销售成功的关键之一。
麦俊荣表示,今年7月至8月,核心中央区有四个主要新盘推出,平均尺价介于3130元至3360元。冯景祥认为,对于第10区的新项目而言,Skye at Holland的价格相对可负担,因而极具吸引力。
展望未来,朱泳强认为,在邻近锦茂(Ghim Moh)与杜佛(Dover)的百万组屋支撑,荷兰村私宅需求将保持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