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产量激增带动制造业产值强劲反弹,9月份产出同比增长16.1%,不仅远超市场预期,也扭转了前一个月9%的跌势。
根据彭博社的一项调查,私人领域经济师预测的中位数增幅为0.5%。
经济师普遍认为,制造业产值回升与上星期公布的非石油国内出口(NODX)表现呼应,反映美国提高关税带来的影响是短暂且有限。他们也说,生物医药产量激增,或许跟部分制药商在美国药品关税落实前提前生产有关。
经济发展局星期五(10月24日)公布的预估数据显示,排除波动较大的生物医药制造业,制造业产值增幅为5.4%。经季节性调整后,9月整体制造业产值环比大增26.3%;若不计入生物医药制造业,则环比微升0.8%。
生物医药产值同比大涨近46%
在六大主要领域中,表现最强劲的是生物医药制造,比去年同期增加45.9%。细分来看,制药领域扩张55.3%,主要得益于活性药物成分组合变化,以及生物制品产量增加。
医疗器械出口需求持续增长,带动医疗科技领域扩张4.8%。截至今年首九个月,生物医药制造业累计产值同比增长5.5%。
占制造业比重最大的电子业,同比增长13.2%。服务器相关产品产量增加,推动资讯通信与消费电子产值大涨80.6%;电子模块与零部件和半导体则分别增长了20.2%和7.3%。电脑周边与数据存储领域萎缩17.3%。
运输工程和化学领域各自取得13.8%和1.2%涨幅。一般制造业和精密工程业的产值分别同比下降4.7%和5.9%。
分析:制造商或赶药品关税落实前加速生产
马来亚银行经济师蔡学敏和李顺荣指出,9月份制造业产值强劲反弹,而同期的非石油国内出口也由跌转升,同比扩张6.9%,进一步印证美国提高关税的影响属短暂且有限。
药品产量增加 或是新生产设施9月开始投产
针对药品产量增加,蔡学敏和李顺荣认为,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新的生产设施已经在9月开始投产。
“我们也不排除,特朗普在9月份宣布将对进口品牌或专利药品征收100%关税后,部分制药商提前生产的可能性。如果情况属实,10月份药品出口或许会出现明显增长。”
大华银行副经济师许俊杰说,由于美国延后落实药品关税,制造商可能加速生产,以满足来自美国的提前订单,因此10月份的制药产量预计保持稳定。
星展银行高级经济师蔡汉廷指出,尽管受到关税和不利基数效应影响,我国制造业在第三季度的表现仍好于预期。不过他提醒,随着关税政策不断变化,高波动性和下行风险依然存在。
他说:“市场关注中美贸易谈判,尤其是两国领导人将在本月底举行会晤。如果中美关税紧张局势持续升级,将对出口导向型制造业带来负面冲击,因为相关行业和中国供应链紧密相连。”
此外,在人工智能强劲需求带动下,蔡汉廷预计电子业短期内还是可以维持增长势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