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利率趋稳、经济保持强劲以及旅游业前景向好,新加坡店屋投资市场在经历上半年的低迷后出现回暖。今年第三季,本地共有27宗店屋交易,环比和同比均上升超过50%。

博纳产业星期一(10月27日)发布的第三季店屋交易报告显示,第三季店屋交易总额达2亿1000万元,是近两年来的新高,比第二季增长65.3%,同比也上升约51.3%。此外,报告指出,部分交易的买卖禁令(caveat)可能尚未提交,实际销售数据可能更高。

以区域分布来看,第15区的加东和如切一带交易最活跃,共有八宗交易,总值达4790万元。

报告指出,第三季大额交易增多。根据已提交的买卖禁令记录,27宗店屋交易中,59%的成交价超过500万元。

根据市区重建局房地产资讯系统(URA Realis)数据,已提交买卖禁令的最大一笔交易是位于惹兰勿刹(Jalan Besar)的德斯加路(Desker Road)保留区的三幢相连永久地契店屋,9月以3650万元成交。按土地面积6378平方英尺计算,尺价为5723元。

延伸阅读

新樟宜路上段组屋店屋出售 要价395万元
新樟宜路上段组屋店屋出售 要价395万元
碧山双层店屋求售 要价420万元
碧山双层店屋求售 要价420万元

此外,第三季还有几宗未提交买卖禁令的大额店屋收购。今年7月,房地产公司Anpora以超过8200万元出售史坦利街(Stanley Street)六幢保留店屋,买家据报道是房地产投资公司Clifton Partners的关联方。

新加坡避风港地位 店屋投资保持韧性

今年首九个月,本地共有65宗店屋交易,比去年同期高出三宗。但受上半年不景气拖累,九个月总交易额4亿5630万元,低于去年同期的5亿1900万元。根据市场观察,店屋的主要买家仍以家族办公室、高净值人士及机构投资者为主。

报告指出,由于经济前景改善和利率下降,加上新加坡的避风港地位,店屋投资需求预计将保持韧性。此外,店屋的稀缺性及历史价值,也使它成为投资者寻求防御性资产、并期望长期保值的理想选择。

另一积极因素是,今年7月,政府宣布修订私宅的卖方印花税(SSD)税率和房屋持有期,而包括店屋在内的商业房地产不受卖方印花税和额外买方印花税(ABSD)的限制,博纳产业认为,这可能促使部分投资者转而关注商业房地产。

展望未来,博纳产业认为,经济增长前景乐观,加上体育、娱乐和会展活动对旅游业的带动作用,将支撑店屋价格和租赁需求。

不过,报告也指出,宏观经济不确定,以及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可能影响商业前景,导致店屋收益率承压。与此同时,部分租户如餐饮业者,因运营成本上升,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租金上涨空间。

店屋租赁需求稳定 月租金中位数微降

店屋租赁方面,第三季需求相对稳定,共有816笔租赁,环比微增2%;租赁合同总额为858万元,环比下降近4%。

今年首九个月,本地共有2458份租赁合同,总额2660万元,较去年同期有所放缓。

第三季店屋租金小幅下滑,月租金中位数为每平方英尺6.59元,环比下降1.3%,同比下降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