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超过八成新加坡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在每季度与主要投资者沟通交流,但仅有18%的投资者认为它们的披露“非常透明”。约六成机构投资者和企业认为,本地公司在战略与风险披露方面仍有改进空间。
亚洲尽责治理研究院(Stewardship Asia Centre)星期二(10月28日)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企业与投资者真诚透明的互动,能提升投资者信心,推动可持续估值。
报告根据对250多名企业领袖和机构投资者的调查与访谈,探讨企业与投资者互动的质量如何影响信任、估值,以及企业的长期表现。
调查显示,九成投资者和企业认为,企业与投资者的互动会影响估值决策。95%的投资者表示,如果企业能够清晰且可信地阐述长期战略,他们愿意容忍短期业绩不佳。
此外,在互动中,企业了解投资者真实关切至关重要。根据调查,25%的投资者把公司战略列为首要关注点,但仅14%的企业意识到这是关键问题。相反,企业普遍认为投资者最关心股息。
近半数投资者认为,尽管企业披露的信息有用,但不够及时是主要问题。受访者建议,可利用数码化工具,如投资者应用程序、可搜索的看板及线上投资者日,使信息获取更便利。
近七成投资者认为本地上市公司“透明度一般”,仍有改进空间。值得一提的是,投资者表示,只要公司能坦诚沟通长期战略与风险,他们愿意接受短期业绩下滑。
报告指出,这一结果表明,仅仅遵守披露规定是不够的。与投资者的有效互动,需要主动披露、坦诚面对挑战,并提出可信的前瞻计划。
受访投资者与企业几乎一致认同,披露长期战略能创造价值,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企业的整体价值。然而,投资者中“强烈认同”的比例略高于企业,显示企业在态度上可能更保守。
这一研究与金管局证券市场检讨小组的目标一致,旨在增强本地股票市场的竞争力,促进市场增长并提升投资者信心。
证券市场检讨小组之前特别指出,强化上市公司与股东的互动能力,是提升本地资本市场的重要方式,因为这有助于减少信息不对称和提高投资兴趣,并增强市场纪律。
亚洲尽责治理研究院研究与参与主管普里(Sunil Puri)说:“透明、持续,以及以长期战略为核心的互动能建立信任,让投资者超越短期表现,从企业的使命、领导力与未来潜力来评估企业价值。”
新交所股权部主管黄耀龙指出,有效的投资者互动是企业的战略优势,而不仅仅是履行监管要求。企业通过清晰、一贯地沟通长期目标,并让投资者更容易触及领导层,能够建立信任,释放市场潜能。
他说:“随着更多公司采纳这些做法,投资者信心将持续增强,企业也将受益于更高流动性与更低资本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