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10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环比下滑0.1点至50,连续第三个月处于扩张区间。经济师认为,尽管未来几个月仍存在不确定性,但我国制造业依然受到人工智能相关需求增长及电子业表现稳健的支撑。
指数若高于50的荣枯线,意味着制造业处于扩张状态,低于50则属于陷入萎缩。
新加坡采购与物流管理学院(SIPMM)星期一(11月3日)发布最新的数据显示,由于新订单、新出口及投入采购的指数扩张速度放缓,10月采购经理指数小幅下滑。
报告指出,工厂产出指数下滑至收缩区间,就业指数的收缩速度也有所加快。同时,供应商交货指数也在连续八个月扩张后,回落至收缩区间。
新加坡采购与物流管理学院执行董事傅豪在报告中说,尽管全球经济持续存在不确定性,但制造业仍得以保持扩张态势。
傅豪也指出,持续存在的地缘政治与经济风险,将使得新加坡这类出口依赖型经济体难以避免供应链中断及运营成本上升的冲击。
华侨银行首席经济师林秀心说,从亚洲整体来看,马来西亚、韩国和台湾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同样出现放缓趋势。“这可能受到美国需求疲软及中国下游需求减弱的影响。此外,许多半导体公司也正计划将更多产能转移至美国。”
另一方面,电子业采购经理指数环比下滑0.3点,报50.4。这是连续第五个月保持扩张态势,但速度已有所放缓。
报告指出,下滑的主要原因是新订单、新出口、工厂产出、投入采购及就业指数的扩张速度同步放缓;与此同时,供应商交货指数则回升至温和扩张区间。此外,未来业务指数已连续四个月取得扩张。
经济师:人工智能需求将支撑我国电子业
星展银行高级经济师蔡汉廷指出,电子业表现优于整体制造业,主要是因为美国豁免电子产品的对等关税,以及人工智能相关需求保持坚挺。
“虽然我们预计,未来几个月仍存在不确定性,但得益于人工智能相关需求的支撑,电子业仍可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健。”
蔡汉廷也引述新加坡经济发展局(EDB)的调查指出,尽管市场仍对贸易紧张局势及美国关税影响感到担忧,但我国电子与制造业对今年10月至明年3月期间的行业前景依然保持乐观态度。
林秀心也说,美国企业财报反映出,人工智能资本支出、云基础设施需求仍然强劲,因此电子业的动能,可能比整体制造业还坚挺。
东方汇理私人银行(Indosuez)亚洲首席策略师陈达德则较持谨慎态度,他受访时表示,北美与南美市场半导体销售有所放缓,可能会让我国电子业面临逆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