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9年,亚洲私人财富规模预计达到99万亿美元(约129万亿新元)。有调查发现,近半数的富一代没有积极规划财富传承,因此如何让财富得以代代相传已成为新的挑战。

亚洲家族在财富传承过程中,普遍面临诸多难题,主要源于不同世代在财富目标、家族传承观念上存在差异。

大华私人银行与波士顿咨询公司(Boston Consulting Group)及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星期二(11月11日)联合发布《2025亚洲世代财富报告:新时代的传承》白皮书,通过调查228名来自七个亚太地区的高净值人士,得出上述结论。

受访的91%企业家希望将领导权留在家族内部,其中72%指定子女或其他家族成员为潜在接班人,但近四分之一受访者说,候选人还没做好交接准备。

报告指出,新生代成员有不同志向,使传承规划和财富交接变得复杂。不少继承者倾向追求个人理想,例如创立自己的事业而不是接管家族企业。

延伸阅读

瑞士宝盛集团:74%亚洲家族倾向单一家办模式
瑞士宝盛集团:74%亚洲家族倾向单一家办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越来越多的下一代倾向在保留所有权的前提下,聘请外部专业人士来管理家族企业。

然而,不少企业创始人对此强烈抵制态度,担心外部人员可能滥用资源或削弱家族在公司的影响力。

波士顿咨询公司东南亚负责人欧内斯特(Ernest Saudjana)在一场圆桌讨论会上指出,创始人应该思考如何维持现有企业架构和专业水准,让公司能够持续发展。而任命外部专业人士接棒,未必会使家族成员失去控制权。

他说:“所以家族治理至关重要,比如许多家族会制定条规,未经家族成员批准,不得将股份出售给外部人士。良好的治理机制能够帮助家族持续掌控公司。”

不少家族在面对突发事件后 才进行传承规划

调查也发现,不少家族往往在面对突发事件后才进行传承规划,低估了建立稳健且长效企业架构的复杂程度。

大华私人银行行长赵敏耀强调,财富传承规划应该要尽早开始,尤其是财富持有人仍掌控一切的时候。

他说:“世界在变,商业环境也在改变,须做好随时调整的准备,而不是被动地承受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