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缘政治博弈和市场情绪高涨带来的不确定性,促使全球投资者找寻安全可靠的资产和避风港。新加坡须在动荡中,积极维护作为商业和金融中心的声誉,持续吸引投资者进入。
此外,新加坡也须增强国内经济,不断自我升级,在充满挑战的世界中保持竞争力。
黄总理星期二(11月18日)在2025年GIC Insights活动上致词时,做出以上表述。
他说:“在动荡时期,信任具有溢价价值,拥有可靠记录的国家更有能力吸引长期资本,而我们致力于成为当中的一分子。
“仅是安全还不够,基本面同样重要。对于新加坡来说,这意味着要不断提升经济水平,增强各项能力,以便在动荡的世界中保持竞争力。”
黄总理说,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须具备“所有者心态”(Owner’s mindset),积极为国家储备保值和增值。“政府投资公司不仅是政府的基金管理者,还是支撑新加坡安全、保障储备的托管人。
“这种清晰的使命,将继续指引政府投资公司,挺过未来的不确定性。”
黄总理也说,没人能做对每一项决策,但政府投资公司可透过审慎决策与纪律,在多数关键时期都做出正确的判断。
AI界调整或许令人痛苦
另一方面,市场近期对人工智能(AI)泡沫化的担忧,似乎越演越烈。AI晶片巨头英伟达与超微半导体(AMD),在过去五个交易日下滑超过7%;正积极发展AI技术的亚马逊,更是挫跌超过10%。
黄总理说,当前市场对AI的巨额资本投入,让人感觉有些过度,但就像历史上铁路和互联网的发展一样,这些投入可能最终会成为全球生产力下一阶段的基础设施。
当然,AI的发展不会一帆风顺,或立即带来可观回报,短期内难免出现调整。他说:“这种调整可能会令人痛苦,科技公司和更广泛的市场参与者都无法幸免。”
他也说,AI的突破不会如市场预期般迅速实现,益处可能需要时间才能普及化。
“在许多方面,事情可能会出错,例如晶片设计的变化,可能使得现有数据中心过时;发电和输电能力,也可能跟不上需求。我们也观察到,AI需求有被夸大的风险。
“回首过往,每一次变革型技术浪潮,早期都会伴随着过度乐观的情绪。每一轮浪潮中,都会出现过度投资和短期产能过剩,这散见于铁路、电力、个人电脑、互联网的发展中。最终,这些投资都是会得到回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