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8月启动以来,经济策略检讨的五个委员会已经举行50多场会议,广泛听取业界反馈,并将在明年预算案前后发布中期报告。

交通部代部长兼财政部高级政务部长萧振祥星期三(11月19日)与新加坡工商联合总会(SBF)以及超过70名商业领袖交流后,向媒体透露这一进展。

他说,经济策略检讨的完整建议将在明年年中发布,但政府不会等到那时才采取行动。“我们会根据实际情况,一旦想法切实可行,就会逐步推出并开始执行。”

星期三的交流会上,经济策略检讨旗下的全球竞争力、科技与创新,以及创业委员会,分别与商界讨论了如何吸引优质投资、发展人工智能(AI)等前沿能力,以及培育新一代新加坡创业者等话题。

AI将在未来五至10年成为经济发展关键动力

萧振祥强调,AI将在未来五至10年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动力,新加坡有机会跻身全球几个重要的AI中心之一,从而增强经济实力并创造更多优质就业。

延伸阅读

经济师:本轮经济策略检讨更复杂艰巨
经济师:本轮经济策略检讨更复杂艰巨
我国成立五委员会 展开经济策略检讨
我国成立五委员会 展开经济策略检讨

他指出,实现这一目标需协调各方努力。“价值链上有许多关键环节,包括研发、吸引人才、明确行业痛点,以及资金支持。我们可能需要在重要领域开放更多‘沙盒’,例如医疗保健、物流、空海港、交通运输、金融等,让具有价值和挑战性的AI课题在这里落地,吸引更多人才参与研究和开发。”

作为全球竞争力委员会联合主席,萧振祥透露,委员会收到的想法大致分三类,即增强新加坡吸引投资的能力、协助企业拓展海外市场,以及把新加坡建设为新的“流动”枢纽。

对于第三点,他解释说,新加坡历来是商品、人才和资本枢纽,并受益于此。如今,数据和能源正成为新的关键流动,但配置方式与传统供应链截然不同。

“受物理条件限制,我们难以成为这些流动的中心。例如数据中心对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需求,让我们处于劣势。但我们正研究如何把限制转化为优势。”

工商联合总会副主席兼秘书关国忠说,商界面临的问题有两大类。第一类是累积性的,例如成本和人力挑战,第二类则来自剧烈变革,如地缘政治和AI。为应对这些问题,“坦诚对话至关重要。”

除萧振祥外,贸工部兼文化、社区及青年部高级政务部长刘燕玲,数码发展及新闻部兼教育部政务部长刘洁敏,以及人力部兼文化、社区及青年部政务部长迪内希(Dinesh Vasu Dash),也出席交流会。

经济策略检讨旗下的全球竞争力、科技与创新,以及创业委员会星期三(11月19日)与70多名商业领袖交流,听取反馈。左起为数码发展及新闻部兼教育部政务部长刘洁敏,交通部代部长兼财政部高级政务部长萧振祥,贸工部兼文化、社区及青年部高级政务部长刘燕玲,以及人力部兼文化、社区及青年部政务部长迪内希(Dinesh Vasu Dash)。(陈斌勤摄)
经济策略检讨旗下的全球竞争力、科技与创新,以及创业委员会星期三(11月19日)与70多名商业领袖交流,听取反馈。左起为数码发展及新闻部兼教育部政务部长刘洁敏,交通部代部长兼财政部高级政务部长萧振祥,贸工部兼文化、社区及青年部高级政务部长刘燕玲,以及人力部兼文化、社区及青年部政务部长迪内希(Dinesh Vasu Dash)。(陈斌勤摄)

全球竞争力委员会成员、周波集团(Cyclect)总裁陈予聪,在交流会后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地缘政治、法规、政府稳定性和供应链等因素,都为企业带来挑战。“我们在这里分享一些想法。若监管能作出相应调整,新加坡企业或许能在全球更具竞争力。”

经济策略检讨的另两个委员会,人力资源委员会和重组委员会,则在星期一(17日)与新加坡全国雇主联合会(SNEF)近50名成员交流,讨论如何为AI带来的变革做好准备,并协助员工与企业应对转型。

狮腾控股(Synagistics)行政总裁兼联合创办人戴可欣受访时说,她在协助多个品牌拓展区域电商平台的过程中观察到,中小企业最需要的是一个汇聚合作伙伴、促进协作的完整生态系统。当前相关组织或协会众多且各自为政,她建议,政府可在人才培养和创投生态等关键领域更有针对性地牵头推动,并为这些组织设定明确的关键绩效指标,以更有效支持中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