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6年中开始,有意在美国和新加坡两地上市的合格企业,只需准备一套招股书文件,即可同时在纳斯达克和新加坡交易所挂牌。
这是我国证券市场检讨小组最新宣布的措施,目的是吸引区域有潜力的增长型公司上市。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也拨出3000万元,通过价值释放计划协助上市公司加强和投资者的互动以及提升股东价值。
证券市场检讨小组星期三(11月19日)宣布,历时15个月的检讨工作已完成,同时公布了上述措施并发布总结报告。
担任小组主席的国家发展部长兼金管局副主席徐芳达在星期三傍晚的记者会上说,这次检讨是政府与业界伙伴协作完成的,“当前全球环境仍然充满不确定因素,前景难以预料。但通过这项工作,我们希望强化生态系统的竞争力,逐一加强生态系统的基本搭建模块。”
徐芳达说:“为了提升整体生态系统的竞争力、提高推动变革的成功概率,我们必须愿意承担一定程度和经过计算的风险。”
他说:“我们在决定推进一些构想时,是充分认知风险的。有些可能行得通,有些可能不行,但我们必须尝试。如果不尝试,成功的机会就是零。”
双上市计划 市值最低20亿元
星期三宣布的纳斯达克和新加坡双上市计划,目的在于吸引市值至少20亿元、以亚洲市场为核心、有计划扩展到全球的亚洲高质量增长型公司。新交所为此推出环球上市板(Global Listing Board)新平台,预计明年中启动。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会和新交所合作,就监管框架进行咨询,使招股书披露要求与美国相匹配,减少公司面对的监管阻力和成本。
徐芳达说,这个双重上市桥梁借助美国与新加坡两大流动资金池的吸引力,有助于吸引更多亚洲公司进入新加坡生态系统,包括目前在本地市场代表性较低的行业。随着上市公司范畴扩大,例如科技业,我国预计吸引新的投资者进驻,从而推动本地股票交易、研究以及相关专业服务生态系统。
现有的证券市场发展计划,以及政府和淡马锡成立的共同投资基金Anchor Fund@65,也会为这些公司在本地的融资提供支持。
徐芳达在回答《联合早报》的提问时说,新平台对中国公司来上市持开放态度。如今有许多中国公司核心市场或许是东南亚或区域,它们或许会对环球上市板有兴趣,但它们必须达到上市的要求标准。他强调,纳斯达克和新交所都设有非常高的标准。
金管局星期三宣布的其他措施包括:委任新一批六家资产管理公司,投资管理用于发展证券市场的28亿5000万元;股价至少10元的股票,最低交易整数从100股降低到10股。
金管局也会成立证券市场实施委员会(Equity Market Implementation Committee),负责监督检讨小组宣布措施的具体实行。委员会由金管局局长谢啇真和新交所首席执行官罗文才担任联席主席。
徐芳达用华语总结说,虽然工作小组的工作已经到了尾声,但振兴本地股市的征程必须继续。“这是长距离的马拉松,不是100米的短跑。我们将和业界伙伴们继续携手合作,把每项措施好好落实,取得效果。我们也将继续探讨并大胆地尝试创新的方案,提升我国市场的竞争力。”
证券市场检讨小组去年8月成立,成员包括私营部门利益相关者和公共部门代表。小组今年2月推出规模50亿元的证券市场发展计划,并陆续宣布一系列措施,从供应、需求和连通性着手改善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