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I)泡沫”成为近期的热门话题,因担心人工智能相关板块估值过高,投资者纷纷撤离风险资产。我国多数半导体相关股票也普遍承压,近一个月的跌幅最高达8.39%。

分析师认为,AI泡沫的担忧短期内可能会持续。在缺乏明确证据显示人工智能相关投资能够推动晶片制造商或大型企业收入增长,或在宏观利率环境更明朗之前,投资者情绪预计将保持谨慎。

拥有半导体业务的福根集团(Frencken Group)和半导体测试设备制造商永科控股(AEM Holdings)的股价,在过去一个月分别下跌8.39%和8.29%。

半导体设备制造商UMS Integration、物联网与数据通讯设备厂商快捷达环球(Aztech Global)、创业公司(Venture Corporation)和科技奈米材料制造商纳峰科技(Nanofilm)的股价跌幅则介于1.35%至7.14%。

唯一上涨的是鸿通电子(Valuetronics),公司股价的涨幅达1.79%。

延伸阅读

“AI泡沫”紧张情绪弥漫 亚太股集体续跌海指起0.55点
“AI泡沫”紧张情绪弥漫 亚太股集体续跌海指起0.55点
亚太科技股再遭重挫 AI估值过高忧虑升温
亚太科技股再遭重挫 AI估值过高忧虑升温

Moomoo新加坡交易经理涂骏祥受访时提到,如果原始设备制造商暂停生产或调整资本支出,那些拥有多元化终端市场且订单长期积压的企业,处境会比按订单生产的同行更具优势。

他说:“订单积压有助降低企业盈利的波动程度,并且对人工智能市场可能带来的放大效应不太敏感。 

分析:永科控股风险最大 高度依赖英特尔成隐忧

在人工智能资本支出放缓的背景下,哪些本地上市公司可能首当其冲?

FSMOne新加坡研究及投资组合管理部研究分析员陈秋伊认为,永科控股面临的风险最大,主要因为公司高度依赖单一大客户,即英特尔。

她说:“如果英特尔延迟AI领域规划、测试进度放缓或调整资本支出,都会直接影响永科控股的盈利前景。尽管公司长期前景乐观,但客户集中度高,短期风险仍然偏高。”

另一家业务依赖半导体制造设备供应商应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和泛林集团(Lam Research)的UMS控股也可能面临一定风险。

陈秋伊说,这两家公司都专注在制造晶圆设备,对资本支出速度较为敏感。

“不过,应用材料和泛林集团近期都没有发布负面指引,并且强调先进晶圆代工和逻辑晶片生产保持稳定,加上存储器市场状况改善,以及AI相关需求持续。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UMS控股的下行风险。”

兴业银行股票研究高级分析师杨泽明则认为,人工智能的终端需求依然强劲,涉足半导体前端制造的本地公司,未来将从AI晶片的生产中受益。

半导体制作工艺可分为前端和后端。前端主要是晶圆制造和绘制电路,而后端涵盖封装和测试两大环节。

他说:“由于上述原因,人工智能领域不太可能出现立即的放缓。就我们研究的公司而言,它们对AI晶片的布局不会对盈利造成明显冲击。”

杨泽明目前维持对半导体设备制造商UMS Integration的“买入”评级,原因是集团第三季净利同比增1%至1050万元,有助支撑盈利复苏。

兴业银行研究的报告指出,UMS Integration是半导体行业长期增长的受益者。短期至中期的增长动力预计来自半导体设备支出和新客户订单增加,以及利润的提升。

涂骏祥说,担心AI泡沫可能蔓延到本地半导体或电子行业的投资者,应该将目光放在业务多元化的公司。

“当AI资本支出旺盛时,相关公司的人工智能半导体业务通常能表现良好。如果资本支出下滑,它们的其他业务也能有效缓冲下行风险。”

陈秋伊认为,投资者可关注福根集团,因为公司收入来源涵盖半导体、工业自动化、医疗等板块,具有较强的抗压能力。

涂骏祥说:“福根集团的多元化布局增强了业务韧性,具备缓冲AI支出波动的能力。这相当于一种天然的对冲手段,如果行业出现下行,公司可扩大非人工智能业务的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