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据传可能与谷歌(Google)合作,2027年起在数据中心使用谷歌的张量处理单元(Tensor Processing Unit,简称TPU),消息导致英伟达股价星期二(11月25日)逆大盘走势下跌约3%。
张量处理单元是专门为人工智能(AI)神经网络张量运算优化的晶片。市场普遍认为,这标志着谷歌与英伟达的AI竞争加速,英伟达的垄断地位受到挑战。
英伟达随即在社交平台X回应,肯定谷歌在AI领域取得巨大进展,但强调“英伟达领先业界一代”,是唯一可运行所有AI模型、适用于任何计算环境的平台。
晨星(Morningstar)股票分析师艾哈迈德·汗(Malik Ahmed Khan)在最新报告中指出,这一消息意义重大,这将是张量处理单元首次部署在谷歌云之外,有望为谷歌开辟新收入,并直接与英伟达竞争。
晨星分析师克莱罗(Brian Colello)则认为,这并不意味着英伟达的优势受到威胁。“Meta不太可能减少对英伟达的依赖,因为更换供应商可能拖慢模型开发。”
上周,谷歌发布最新AI模型Gemini 3,业内评价“惊艳”,在多项AI基准测试中领先,带动股价自发布以来上涨逾13%。
训练Gemini 3所用的谷歌自研张量处理单元也备受关注。而主流AI模型,如OpenAI的GPT系列、Meta的LLaMA、Anthropic的Claude系列,仍主要依赖英伟达的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 简称GPU)。
图形处理器与张量处理单元都是用于加速AI计算的晶片。图形处理器生态成熟,性能强且灵活性高,可用于不同任务,但能耗高。张量处理单元属于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的一种,在特定模型训练时能实现高性能与低能耗,但灵活性相对较弱。
国际数据公司(IDC)的报告显示,2025年,全球AI晶片出货量预计达1286亿美元(约1670亿新元),其中图形处理器占1007亿美元,大约是专用集成电路的四倍。报告预计,到2030年,全球AI晶片出货量将超过4000亿美元,增长空间巨大。
分析师:谷歌或成为下一家5万亿美元巨头
在市场对“AI泡沫”担忧之下,巨头的AI竞赛仍如火如荼。Anthropic上月宣布将从谷歌购买多达100万块张量处理单元,意味着未来将张量处理单元用于AI模型,但公司几乎同期也与英伟达进行了大额交易。
瑞讯银行(Swissquote Bank)高级分析师奥兹卡斯卡娅(Ipek Ozkardeskaya)说:“谷歌很可能成为下一个市值5万亿美元巨头。”上月,英伟达成为全球首家市值突破5万亿美元的企业,但近期已回落。
她认为,AI推理需求飙升,每次与聊天机器人互动都产生成本,推理成本正爆炸式增长,因此“全球最大的AI玩家可能正向谷歌靠拢,这对英伟达构成实质风险。”
克莱罗认为,这并不意味着张量处理单元会取代英伟达的晶片。“领先的云服务公司仍将依赖英伟达的灵活图形处理器。对于一些相对固定的工作负载,专用集成电路由于成本效益较高会更适合。然而,我们并不认为AI会完全依赖像谷歌张量处理单元这样的专用集成电路晶片。”
消息也波及其他晶片供应商。晶片巨头超微半导体(AMD),作为Meta的供应商,在Meta与谷歌合作的消息下,股价下跌逾4%。而为谷歌张量处理单元提供硬件支持的博通(Broadcom),最近两个交易日内股价已上涨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