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对市场而言极为不凡。标普500指数在近20%的回调后,快速从超过15%跌幅中反弹,创下历史上最快纪录。全球股市在关税开始拖累经济之际,却再度攀上历史新高。投资人难免感受到市场的剧烈波动。

值得注意的是,关税是波动的主要来源,关税对实体经济数据产生影响才刚开始。未来几个季度,股市与信贷是否能看穿通胀和经济增长的恶化?我们的答案是肯定的。

我们认为,市场能够穿越这波经济疲软,因为降息、财政刺激以及由人工智能带动的生产力提升,将为2026年奠定良好基础。

美国实际关税率自2025年初的2.5%攀升至如今的16%左右,而个別行业面对的关税将带来更大压力。企业正权衡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还是吸收成本涨幅。两者都将导致消费减弱,因实质所得下降或就业放缓。移民减少及持续偏紧的利率也加重经济下行压力。

然而,市场共识已反映这波调整。经济学家普遍预估2025年全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将下修至1.5%,低于1月份的2.3%。美国联邦储备局6月经济预测摘要也持相同看法,并预计失业率将升至4.5%。近期企业盈余预估也已调降。

延伸阅读

本地中小型股火热 下半年以来回报率9%赶超海指
本地中小型股火热 下半年以来回报率9%赶超海指
理财锦囊:投资平台秀花样 便宜未必最芬芳
理财锦囊:投资平台秀花样 便宜未必最芬芳

然而,市场的折现并不仅限于未来六个月的现金流。当最坏情况被避免,风险偏好常在数据改善之前先行回升。历史上,市场往往能“继续前行”,即使经济数据走弱。股市通常在消息最糟时见底。

美联储很可能启动降息

通常,在负面催化事件(如特朗普大幅提高关税)后,消费者与企业信心等软性数据与股市表现同步下滑。但一旦政策调整且软性数据触底,股市即使在硬数据恶化下,也会开始反弹。今年正是如此,特朗普逐渐退让,采取虽痛苦但不致终结经济周期的政策。

此外,这波阵痛正为明年的经济回升奠定基础。随着劳动市场逐渐放缓及服务业通胀降温速度快于预期,美联储很可能在即将召开的会议上启动降息。市场对利率走低及美元走软的预期,正逐步缓解金融环境,并将延后支撑2026年经济。

同时,最近通过的“大而美法案”,将通过渐进式的减税和企业支出规定,为经济注入刺激。事实上,关税收入将抵销法案所带来的大部分赤字增加——换句话说,痛苦(税负增加)现在发生,但经济支撑(减税措施)将于2026年初显现。市场可以预期这些利好,加上政府持续推动的放松管制措施。

最后,人工智能(AI)资本支出仍然强劲,功能正逐步融入众多企业的营运流程,预期将提升效率,进而带动企业获利成长。因此,建议投资人对短期挑战保持耐心,我们或许正站在结构性获利大幅提升的关键转折点上。

我们理解此展望偏向乐观,尤其是在市场经历快速反弹、估值再度攀升的背景下。因此,识别潜在风险至关重要。对于这些已知的未知,我们认为其中一项风险可控,另一项则值得特别关注。第一项关税风险是特朗普,随着股票和债券市场的壮大,继续以破坏性的方式提高关税。我们认为,特朗普可能会对部分国家调高关税(但不会回到先前最高水平),短期内或引发波动,但不至于因新的关税冲击而造成市场持续性下跌。

首先,市场目前对关税调整流程及最坏情况已有清晰认知,因此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指标仍远低于先前峰值。换言之,私营部门因熟悉风险,已具备较高的应变能力。其次,特朗普的行事风格表明,他会因应市场或经济压力而调整政策。他的惯例是先宣布大幅关税,试图争取让步,若有可能则达成协议。当经济或市场成本过高时,他也会主动退让。

劳动市场出现严重断裂

第二项风险,也是我们较为担忧的,是劳动市场不只是放缓,而是出现严重断裂。在这方面,7月就业报告给我们一个深入思考的机会。虽然总体数据并不令人担忧,增加了7万3000个职位,低于预期的10万个,失业率为4.25%(略高于4.2%的预测值),但真正令人惊讶的是5月和6月的数据大幅下调了25万8000个职位。这使得三个月的平均就业增长从15万下降到仅3万5000个。

就业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劳动力供应减少,移民人数减少给劳动力带来了压力。与此一致是最近几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呈下降趋势。劳动市场仍然保持低波动率,招聘或解雇人数有限。

虽然目前劳动市场降温趋势温和,但历史上已有多次经验显示,当劳动市场弱势加剧至一定程度(例如符合萨姆衰退指标),便可能急速恶化,且在美联储反应过来前便已展开修正。因此,即使面临通胀顽固及高债务水平,我们仍坚持把政府债券纳入投资组合作为避险工具。我们有信心,若经济陷入衰退,债券仍将反弹,尤其是在短期国债部分。

美元走弱将成为结构趋势

我们于6月初调升股票配置占比,因为最坏情况避免的迹象逐渐明朗,且企业获利预期明显转正。尽管近期股市已快速反弹,我们仍维持股票超配,认为随着时间推移,市场将持续展望2026年较佳的经济环境,尽管短期数据偏弱。

同时,经济“磨蹭向前”的格局,通常对偏重利差策略有利,包括新兴市场与信贷资产。在新兴市场货币中,我们看好巴西雷亚尔具备吸引人的波动率调整后利差优势。

上述策略若伴随美元走弱将更为有利,我们认为美元走弱将成为一项结构趋势,部分原因是美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成长差距缩小。美国以外的投资人因汇率相关性变化,仍有强烈动机对其美国资产进行外汇避险,而美联储预期的降息也将降低避险成本。

(作者是瑞银资产管理多元资产策略主管布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