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市场在2025年经历动荡开局,随后企业强劲的基本面逐步抵消外围不利因素,推动日经平均指数近期再创新高。

尽管全球贸易局势紧张、地缘政治风险上升以及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等多重不确定性依然存在,但日股基本面仍保持正面。在从通缩过渡至温和通胀、薪资持续增长、企业治理不断改善等利好因素的支持下,日股表现有望持续向好。东京证券交易所持续推动企业治理改革,包括解除交叉持股,有助于日本企业提升资本效率和股东回报。

随着日本摆脱通缩,转向温和通胀,经济及股市前景均出现结构性转变。过去数十年,持续通缩限制了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市场对家庭收入上升的预期有限,企业也倾向于保守运营。

目前日本的货币、财政及薪酬政策均为再通胀提供了更有利的环境。2025年初,日本平均核心通胀率超过3%,市场普遍预期到明年底将降至约2%水平。温和通胀有助于实际收入增长并支持消费。值得注意的是,通胀越来越依赖工资上升趋势以及政府与央行的政策,而非仅靠成本推动。

日本央行正审慎推进货币政策正常化,在维持相对宽松立场的同时逐步加息,将通胀控制在符合长期目标的水平。在达成通胀目标和避免抑制经济增长之间取得平衡,有助于维持有利的金融环境并支持股市。

企业治理改革重塑了日本企业的资本配置,回馈股东已成为日股结构性增长的主题。东京证券交易所敦促股价低于账面价值的企业改善治理,从而提升估值,这成为市场的强劲催化剂。日本企业越来越关注资产负债表中资本效率偏低的问题,退出低回报业务,加强与投资者的沟通,并提升公司透明度,为日股创造了内在上升动力。

在持续改革下,股东回报率显著提升。2024财年,日本市场股票回购金额同比增长近90%,这一强劲势头延续至2025年。从工业到金融等各行业企业积极利用股票回购以提高股本回报率并改善资本结构。日本企业增加派息,推动市场股息率接近国际水平。这些转变不仅反映了日本经济的周期性复苏,也显示了企业运营理念的转变——从囤积现金转向有纪律的资本配置。

母子公司同时上市的情况逐渐减少,进一步突显了资本效率的改善趋势。过去,日本大型集团常采用母子公司同时上市的方式以保持财务灵活性和透明度。随着监管机构的压力、投资者的积极参与以及企业管理层的主导,这一结构正在加速解体,因而有助于提高企业透明度和治理水平,强化股东意向等核心要素,支持日本市场长期持续增长。

再通胀与改革推动下 日股中长期前景乐观

日本企业深化改革带动了各行业盈利能力的结构性增长。在2000年代和2010年代,日本企业平均股票回报率约为6%至8%,预计到2026财年将提升至10%,2028财年达到11%。这一上升趋势将缩小日本相对于全球其他市场的估值折让,使其长期估值得到重估。

政治局势方面,首相更迭是民主机制的延续,而非结构性风险。尽管目前自民党在国会处于少数派执政局面,但支撑日本经济发展的政策框架依然稳固。无论自民党内部领导层或执政联盟成员如何变化,促进日本经济增长、企业改革及再通胀的政策方针有望延续,影响经济正常化进程的概率较低。

日本市场短期或受美国贸易政策或全球货币紧缩影响而出现波动,但在再通胀和深层结构改革的支持下,日本有望延续经济和企业盈利的长期增长趋势。加上股票回报率上升、企业治理改善、股东回报提升以及更多海外投资者参与等中期驱动因素,日股前景乐观,未来几年有望展现韧性及上升潜力,在全球市场中脱颖而出。

(作者是富达国际日本投资主管鹿岛美由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