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聚焦两只美股,帮助投资者掌握最新个股动向与市场信息。
小鹏汽车(XPeng Inc)(代码:XPEV)
52周最高:27.16美元
52周最低:11.14美元
最后闭市价:22.42美元(-6.15%)
小鹏汽车在11月5日的“2025年人工智能日”发布了数个重要公告,展现了它在无人驾驶领域的技术实力和扩张计划。其中一大宣布是,小鹏汽车将与阿里巴巴旗下数码地图公司爱地图(Amap)达成合作,共同构建全球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网络。
这项合作将把小鹏汽车的无人驾驶车辆整合到爱地图的出行平台,有望加速小鹏汽车进军利润丰厚的无人驾驶出租车市场。小鹏汽车计划推出三款自己研发的无人驾驶出租车车型,最早会在明年开始,在广州和其他中国城市测试运营。
这一连串的宣布,促使小鹏汽车的股价在当天显著走高。
据了解,这三款无人驾驶出租车车型将搭载四款小鹏汽车自主研发的“图灵”(Turing)人工智能晶片。小鹏汽车声称,这些晶片拥有全球最高的车载计算能力,达到3000TOPS(注:Trillion of Operations Per Second,简称TOPS,即每秒万亿次运算)。
这些半导体晶片将为小鹏汽车的“视觉、语言、动作”(Vision-Language-Action,简称VLA)模型提供动力。目前这个模型已经发展到第二代。这类人工智能模型能够考虑视觉线索等输入的信息,有助于无人驾驶车或机器人等应用。
联席总裁顾宏地说:“无人驾驶出租车技术的发展速度比我们预期的要快。”
他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和计算能力的显著提升“让我们相信,我们即将迎来无人驾驶出租车的转折点”。
小鹏汽车的无人驾驶出租车战略是生产两类车种:一类是商用无人驾驶共享车,另一类是无人驾驶的私人车,仅供家庭成员共享。
不仅如此,与特斯拉进军人形机器人领域类似,小鹏汽车也在当天发布了它第二代钢铁人形机器人(Iron Humanoid robot)。公司更是计划在明年开始量产这款机器人。
小鹏汽车首席执行官何小鹏说,鉴于中国劳动力成本低廉,在工厂使用机器人成本过高,因此这些机器人将首先在小鹏汽车的工厂内用作导游、销售助理和办公楼导览员。虽然不知道小鹏汽车未来10年会卖出多少机器人,但何小鹏肯定它会比电动车的数量多。
小鹏汽车的技术扩张策略与它的主要竞争对手特斯拉(Tesla)相似,那就是要把自己定位为一家多元化人工智能企业,而不仅仅是一家电动车公司。
在谈到发展轨迹类似时,顾宏地说,公司在技术研发方面的起步比特斯拉早,但并未进行过多宣传。他说:“从技术和产品角度来看,我们与特斯拉有不少相似之处。在某些领域,我们的起步甚至更早。”顾宏地所指的,是飞行汽车和人形机器人。
但顾宏地也承认,特斯拉在分享商业化计划方面做得更好、更引人注目,而小鹏汽车到目前为止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
麦当劳(McDonald’s Corporation)(代码:MCD)
52周最高:326.32美元
52周最低:276.53美元
最后闭市价:299.66美元(+0.42%)
快餐店连锁巨头麦当劳11月5日盘前发布的最新季度业绩未能达到华尔街分析师的预期,但因为它的美国快餐店的同店销售额增长却比预期好,带动麦当劳股价在当天上升超过2%。
对于这个业绩表现,麦当劳首席执行官肯普钦斯基(Chris Kempczinski)就说,第三季度的业绩“证明我们即使在充满挑战的环境,也能实现可持续的增长”。
根据麦当劳截至今年9月底的第三季业绩报告,集团的营业额同比增长3%至70亿8000万美元。虽然这个季度的实际税率上升,但集团的净利仍有22亿8000万美元,即每股盈利3.18美元,比去年同期的22亿6000万美元净利,以及每股盈利3.13美元多。在扣除重组费用和其他项目之后,麦当劳调整后的每股盈利是3.22美元。
而市场分析公司LSEG之前收集到的分析师平均预测是营业额71亿美元,每股盈利3.33美元。
在过去一年多里,麦当劳一直被视为反映消费者财务状况的晴雨表。这家公司在每个季度的报告中都发出警示,指出餐饮支出正在下滑,尤其是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趋弱。这一下降趋势在第三季仍在持续。
肯普钦斯基说:“我们继续看到消费者群体两极化,低收入消费者的快餐店客流量在第三季下降近两位数,这个趋势已经持续近两年。相比之下,高收入消费者的快餐店客流量增长依然强劲,本季增长将近两位数。”
他还说,麦当劳预计消费者财务面临压力的情况将持续到2026年。
业绩报告也显示,麦当劳同店销售额增长3.6%,扭转去年同期下降1.5%的走低趋势。这次的增幅基本上是符合华尔街分析师的预期。
在美国,麦当劳同店销售额增长2.4%,比分析师预测的1.9%高。公司将增长归功于平均客单价提高。这也反映尽管快餐连锁店之间持续存在“价格战”,但消费者仍然愿意为餐食支付更高的价格。
至于美国以外,麦当劳的同店销售增长更为强劲。它的国际营运部门(包括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同店销售额增长4.3%。
麦当劳国际特许经营市场部门的同店销售额增长4.7%,这主要是因为日本市场的需求增加。
展望当前的第四季,麦当劳高管预计,美国同店销售额将实现更强劲的增长,这主要是因为麦当劳再次推出大富翁游戏(Monopoly)促销配套和超值套餐(Extra Value Meals)。此外,由于去年第四季受到大肠杆菌疫情的影响,美国国内销售额受到冲击,因此今年第四季的业绩相对比较容易作对比。
不过,由于基数关系,国际业务部门面对的是更好的同比业绩,因此这部分的同店销售额增长在下个季度可能会放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