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家庭和社区凝聚力是防恐之本

作者认为,家庭凝聚力越强,其成员对极端思想或异端邪说也会有更强的抵抗力。(档案照)
作者认为,家庭凝聚力越强,其成员对极端思想或异端邪说也会有更强的抵抗力。(档案照)

字体大小:

社论 2021年6月26日

内部安全局本周三发表的新加坡恐怖主义威胁评估报告指出,虽然目前没有具体迹象显示我国面对迫在眉睫的恐怖袭击,我国仍然面对高度的恐怖主义威胁。在世界面对冠病疫情蹂躏之际,恐怖主义组织也乘机加强在网上散播极端思想和吸纳新成员。

这份两年一次的报告指出,在我国,恐怖威胁主要来自受网上暴力极端主义内容影响的自我激进化者,他们可能采取独狼式的袭击。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自我激进化者有年轻化的趋势。如去年底被拘留的一名自我激进化者,是年仅16岁的在籍学生,随后也有一名20岁的服役人员被拘留。

报告突出须要关注的另一点,是极右极端思想威胁的抬头,这些极端思想包括极端种族主义、反回教和反移民等,已成西方国家的一大关切。在外国,极右团体也越来越有组织化,能发起恐怖袭击。比如,在欧洲有新纳粹团体,在美国,有阴谋论组织“匿名者Q”(QAnon)和骄傲男孩(Proud Boys)等。

换言之,虽然诸如伊斯兰国组织、回教祈祷团、卡伊达等回教极端组织,仍然是主要的恐怖威胁,新兴的极右风潮则给恐怖威胁增添了新的因素。这是我们必须及早防备的。上述16岁学生就是首名受极右思想影响而自我激进化的被拘留者。

根据当局公布的数据,近年来内安局所处理的恐怖主义威胁个案中,十之八九属于自我激进者。这个趋势自2015年已显现,与恐怖主义有关、在内部安全法令下遭拘的54人中,有44人是自我激进化者,其中32人是公民,12人是外国人。

因此,最须要深入探究的,是这些人之所以自我激进化的原因。毫无疑问,在互联网、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时代,极端思想更容易传播和被接收,是客观的事实。上网和滑手机,如今已成了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网络给人们即时获取各种信息的便利,但也给极端思想荼毒人心更大的方便和空间。一些思想尚未成熟者或对现实生活不满者,为了填补精神上的空虚或心灵的慰藉,在接触到这类资讯时很容易被感染和误导。

值得注意的是,在冠病疫情笼罩下,长时间的阻断措施也导致社交活动受限,人际交往减少,更多人因此也走进网上的虚拟世界,并大部分时间孤独地活在这样的虚拟世界中,为各种诱惑包括极端思想制造了可乘之机,人们在这种相对孤单的环境里,思想激化的过程也较难受到其他人的觉察。

因此,身为家长者,在这个时候更应该特别注意孩子的网上活动。给孩子适当的自主空间虽然没错,但与此同时也必须注意孩子是否有异常的行为。这也就是说,父母和孩子得建立密切的亲子关系,彼此能良好的沟通。如果家庭关系和谐,那家中成员出现激进化的苗头时,就比较有可能及时发现。

就此而论,说家庭是防恐的第一道防线应不为过。事实上,如果家庭和睦,凝聚力强,其成员身心健全,孩子得到呵护,也就不太可能无端走上歧路。这或许可以比喻为思想上的免疫系统,家庭凝聚力越强,其成员对极端思想或异端邪说也会有更强的抵抗力。

扩而大之,家庭之外就是社区。如果我们的社区和家庭一样具有高度的凝聚力,就能形成防恐的第二道坚实防线。事实上,我国这些年来在防恐工作上的成功,正是因为有强大的社区凝聚力,这包括宗教和谐和种族互信,这也是全国保家安民计划(SGSecure)的社会基础,维护这道防线的重要性自不待言,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必须夕惕若厉,戒慎戒惧,保护好我国得来不易的种族与宗教和谐。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