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维护种族和谐宜刚柔并济

在马来女性护士的头巾问题上,政府满足了马来社群多年来的诉求,从11月起,马来女护士可以选择戴头巾。(档案照)
在马来女性护士的头巾问题上,政府满足了马来社群多年来的诉求,从11月起,马来女护士可以选择戴头巾。(档案照)

字体大小:

我国政府将制定新的维持种族和谐法令,把政府应对种族课题的权力集中起来,同时也纳入处理这类课题的柔性措施。

李显龙总理在8月29日国庆群众大会上的演说,种族和谐是贯穿了整个演说的基调,即使是在谈到冠病疫情时,他也提醒国人不要针对任何违例事件,用种族的角度去看待而作出偏颇的结论,如不要把德尔塔毒株的传入归咎于外来印度人、把KTV感染群跟越南女性联系起来。新加坡一开始便表明冠病的发生和传播与种族、信仰无关。

我国的刑事法典和煽动法令对种族和宗教性质的犯罪行为,可起很大的阻吓作用。此外,现行的维持宗教和谐法令,也有助于克制那些越界的言行,但从未有人在这个法令下受到惩罚。所以,柔性措施本来就已经存在,而且是主要手段。

从总理的阐述来看,新的维持种族和谐法令,事实上是结合现行的几个法令,在一个统一的法律框架之下,集中处理任何有关种族和宗教课题的纠纷或是案件。处理手法是重是轻,视情况而定,“刚柔并济”的基本立法精神不变。

从过去的例子来看,有关破坏宗教和谐的言论和行为,政府也通过新加坡宗教联谊会进行协调沟通,达致谅解,及时阻止事件的恶化,而不是一开始就采取法律行动,政府若是反应过激也会引起一些反效果。

去年4月,疫情暴发初期,永续发展与环境部长(时任文化、社区及青年部长)傅海燕与新加坡宗教联谊会进行视讯会议,慎重指出冠病疫情已在全球引发种族仇恨、回教恐惧症、极端主义与仇外心理等等现象,我国也不能幸免,涉及种族歧视的言论已经出现。

直到今天,疫情演变一年半以来,尽管政府的多次提醒和警告,种族性质的事件仍时有所闻。可见,在经济处于逆境时,人们的挫折感,很容易转变成怨恨,并随时找到引爆点。

在新加坡的环境下,种族事件虽属于孤立性质,并非有组织性,更非结构性问题,不过,当局仍会严肃看待。在网络资信时代,任何种族或宗教事件发生之后,不良效果会无限放大,导致人们心中留下恶劣印象,所造成的损害长久难以弥补。尤有甚者,个人的个别行为,可能影响整个族群的形象。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种族性质的个别案件时不时出现,也提醒了我们,在种族和谐的表象下,我国社会仍旧潜伏着不利因素,我们不能以为在外国常见的种族或宗教之间的暴力冲突永远不会在本地发生。

维护种族与宗教和谐,不能单靠法令,更大的积极力量是来自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之间的谅解与包容。

在马来女性护士的头巾问题上,政府满足了马来社群多年来的诉求,从11月起,马来女护士可以选择戴头巾。政府改变了一贯立场,主要是通过观察和得到的反馈,确定马来回教女性戴头巾在与异族互动时仍旧感到自在,没有生出分别心。

对越来越多马来回教妇女戴头巾的现象,国人已习以为常,其他种族也并不因为马来女性在工作场所和公共场合普遍戴头巾而觉得不舒服。

但是,随着政府的禁令放开之后,本来就不在意戴头巾的马来女护士则可能感受到来自社群的更大压力。

回教信仰对马来族是一种生活方式,因此,马来族可以通过统一的信仰彰显马来族群的文化特征。

相比之下,华族虽是我国主要群体,但在保留语言文化的特征上却不占有“优势”。这些年来语文水平江河日下,以及文化精髓的稀释,让不少人忧心忡忡。

非华族通过穿戴特征和宗教信仰彰显他们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热爱,华族要维系母族语言、文化的努力,也希望能得到他族国人的谅解,如维护特选学校在我国多元社会上的特有贡献。

种族关系与宗教问题永远是我国的敏感课题,在互相包容的大前提下,各族各有所取,各有妥协,构成我国多元社会和谐的基础,这一“契约”必须不断加以巩固和夯实,才能经得起不同时代的和危机的考验。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